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中國有句古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常羨慕別人的機遇好,羨慕命運對別人的青睞、羨慕別人的成功。而卻沒來看到譽耀和鮮花背后所付出的千辛萬苦。如:眾人所知的楊利偉為什么他能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中國航天員的選拔要經過“過五關斬六將”,楊利偉順利地過了一關又一關,他贏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機會。他從小對自己要求嚴格天生是個不甘落后的人。每次的訓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以自己嚴肅認真的精神和熟練的技術贏得了教員的稱贊,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楊利偉優秀的訓練成績和綜合素質,光榮地選為“神舟”五號航天飛行員。所以我們想要成功,想抓住機遇,就得從現在開始收拾好行囊,做好準備,當機遇輕輕地叩響門扉時,我們就會沉著地應和一聲,踩著它的節拍,旋轉而去,千萬不要眼睜睜地看著它,在悠忽之間,從你身邊姍姍飄過,而你去無能為力。
我們都知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無限歡欣。但對于運動員們來說,卻是又一次難得的成功機會。
2008年8月17日,北京射擊館步槍三姿決賽場,上演了與四年前的雅典如出一轍的一幕。當時的人們也開始像四年前稱呼賈占波那樣把“撿漏”的邱健喚做“幸運兒”。
“今天這塊金牌,幸運占了大部分,但我的努力也能占一小部分吧!”邱健如是說。被邱健輕描淡寫的那“一小部分”努力,是他射擊場上18年不懈的堅守,是國家隊8年默默無聞的苦澀,是改練三姿3年無人能知的艱辛。
在此之前的18年前,15歲的邱健入選江蘇淮安射擊隊。一年后,他在江蘇省青少年射擊比賽中一舉奪冠;又過一年,他順利入選江蘇省隊。兩年的時間,從業余隊到專業隊,邱健靠的不是上天賦予的過人才華,支撐他的是勤能補拙的執著信念。在一個又一個休息日里,別的伙伴外出游玩,邱健卻孤身一人呆在空曠的靶場。舉槍、瞄準、射擊、放槍,眼睛疼了,胳膊酸了,他仍不厭其煩地一次次重復相同的動作。
而在這8年前,邱健終于進入了朝思暮想的國家隊。之前,他在省隊呆了整整8年。25歲的邱健已沒有了年少成名的機會,而入選國家隊后,除了2001年世界杯總決賽上那塊氣步槍金牌,也再少見輝煌戰績。如此看來,“大器晚成”在他身上也不太可能變成現實。
北京奧運會前,邱健共參加過三次奧運選拔,但每次都被擋在門外。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落選和2005年全運會的失利曾一度讓他萌生退意,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