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尸體位置和死后固定的掙扎動作看,兇手應該是從背后把人勒死的。
死亡時間很短,尸體甚至沒有完全冷卻,通過測量直腸溫度、根據季節環境溫度綜合考量,估計準確的死亡時間在三四個小時,基本不存在誤差。
楊芮不是第一次見死人了,比較淡定,在旁學習協助。
另一邊,作為痕檢的孫玉杰正在和師父一起,帶著鞋套認真搜索提取現場的腳印、指紋等物證信息。
現場不存在易被破壞的痕跡,所以沒有鋪設泡沫板。
咔!
咔!
刑偵照相人員拍照,整個現場勘察井然有序。
“去找找兇器。”
方舟和中隊長胡立輝以及副大隊長季伯偉站在一起,此刻對中隊的刑警下達命令。
尸體以及尸體周圍并沒有發現類似繩索的物件。
“是!”
眾人慢慢散開,其中就包括童峰。
童峰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入職半年他見過尸體,但依然還無法做到平靜,這件事對他來說需要時間。
方舟挺好的,對他很有耐心,以老學長的身份相處毫無架子,他覺得自己很幸運。
二樓不大,這里像是店老板臨時休息居住的地方,一室一廳一衛,搜索很快,沒有發現疑似兇器的東西。
看來是被兇手帶走或者藏匿。
“一樓也去看看,仔細找,還有倉庫。”方舟說道。
重案中隊所有探組領命,進入全面、地毯式的搜查狀態。
不算領導,三個探組九名刑警,這是分局刑偵大隊下屬一中隊的所有成員,負責重案的調查取證工作。
當然,其他中隊也負責八類案,但更多是搶劫和盜竊等,此類案件相對命案更為頻發,像車內財務被盜案,多的時候一天都能接好幾個。
一中隊,更像是一個“加強隊”,解決重大、復雜、疑難案件,這么安排有利于業務能力的集中,帶著強針對性。
集合力量,專攻一點。
“我去和死者家屬聊聊。”
方舟也沒閑著,不用中隊長和副大隊長命令,他知道此刻該做什么。
老婆死了,必然先調查老公,其他的可以稍后,不著急。
法醫和痕檢的工作需要時間,季伯偉和胡立輝未在現場停留,同樣下了樓。
商鋪門口,兩人站在一起,胡立輝給季伯偉遞了根煙。
胡立輝的年紀比季伯偉要大,快四十了。
一線崗位年齡不重要,能力最重要,只要你業務能力強,可快速提拔。
領導們喜歡能破案的下屬,一方面是愛才看重,另一方面破案率和自身有著直接關系。
局里的懸案要是多了,別說提拔,處分都是輕的,沒擼你就不錯。
各城市不同,拿青昌市來說。
青昌市對各轄區的命案偵破率有三級顏色預警,嚴重性從低到高分別是黃色、橙色和紅色。
黃色,命案偵破率低于百分之八十,這個時候分管副局長會被局長談話。
橙色,命案偵破率低于百分之六十,這個時候分管副局長會脫離辦公室直接赴一線指揮偵查。
紅色,命案偵破率低于百分之五十,連續兩年后,根據案件嚴重性給與不同程度的行政處分。
領導有壓力,下面的人壓力會更大,畢竟當領導被問責了,下面的人也跑不了。
《亮劍》有句臺詞是這么說的:我拿腦袋向師長擔保,我的腦袋要是沒了,我得先提前斃了你。
道理一樣。
“季隊,感覺不太好辦啊,要費點功夫,你認為呢?”胡立輝抽了口煙,說道。
季伯偉:“剛到,不著急,我先給隊長打個電話匯報匯報。”
分局刑偵大隊的隊長馮耀統籌全隊工作,特殊情況才會到場,比如案情惡劣影響大,或者副隊長季伯偉無法處理需要支援。
若遇到特別嚴重的案子,分管副局長也會來。
馮耀的年齡稍微有點大了,平時少見會去一線,過幾年可能會調到法制、辦公室等,或者上調其他非領導崗位(職級高無實權)。
另一邊,方舟來到死者老公面前,后者到現在依然在那里發呆,眼眶紅紅的。
方舟挨著他坐了下來,拿出兜里的煙盒,抽出一根嘗試遞了過去:“來根?”
其實他不太會抽煙,警校四年從未沾過,自從畢業考入分局刑偵大隊后,在二手煙的影響下看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