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笑道:
“你找的理由,就是拿我做擋箭牌?”
唐軒尷尬道:
“梁書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我要不把你搬出來,別說阻止他們了,連拖延兩天都不可能。”
梁棟點點頭,完全沒有計較這個:
“我早就說過,這個案子,不管涉及到誰,你們都要一查到底,該抓的抓,該判的判,絕不放過一個漏網之魚。要是遇到了什么你們啃不動的骨頭,就交給我來,不管惹出多大麻煩,我來給你們兜底。這是我給你們的承諾,這個承諾永久有效!你們的任務是把這個案子辦成鐵案,及早進入起訴程序,省廳那邊的工作,由我來做,不管誰想插手這個案子,你直接推給我就行了。”
唐軒匯報完,梁棟又問起了章修齊:
“章書記,你們那邊進展如何?”
章修齊回答道:
“你走這幾天,我們又從那些人口中挖出了不少人,現在正在甄別篩選階段。”
“你們紀檢部門原則上還是應以預防為主,本著‘治病救人’的宗旨,對那些性質不是很嚴重,沒有造成什么嚴重影響,犯案次數又很少的領導干部,我們還是應該給他們一次機會,以觀后效。當然,必要的誡勉談話還是要有的,而且你們還要通過誡勉談話,讓他們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梁棟又道。
“梁書記……”章修齊有些欲又止。
“有什么事,你盡管說。”梁棟看出了章修齊的猶豫,忙對他道。
“我偶然間了解到這么一個情況,”章修齊回答說,“有一部分被免職的領導干部,被人組織起來,想要去滇云去上訪。”
面對群眾上訪,地方政府通常的應對措施都是以‘堵’為主,把‘圍追堵截’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從古至今,無論是朝廷還是現代政府,上訪都提供了一個直接交流的渠道,使得民眾能夠將自己的心聲直接傳達給決策層。
值得關注的是,在某些地區和情境下,老百姓的上訪權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或干擾。
這不僅僅是對個人權利的侵犯,更是對法律和制度的不尊重。
為了進一步維護民眾的合法權益,z央最近明確規定不能阻撓老百姓正常上訪。
然而,上訪也需要進行合理的規范和引導。
政府應設立有效的饋機制,及回應民眾的訴求,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同時,也需要確保上訪過程的法律正當性,防止濫用上訪權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決策效率的因素。
在地方上,‘穩定壓倒一切’,維穩成了領導考核的‘一票否決’項。
而每一個上訪案中,必定都隱藏著一系列的不穩定因素。
通常情況下,老百姓要是沒有什么冤屈,哪個又會去上訪呢?
長此以往,‘上訪’和‘不穩定’之間就劃上了等號,下面的領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想方設法壓著轄區的上訪案件,‘圍追堵截’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就連米秋河、左印這樣的人都能被人塞進精神病院,就更不要提普通老百姓了。
章修齊拋出這個問題之后,梁棟腦子里就在思考一個問題:
面對上訪,我們到底是應該‘堵’,還是應該‘疏’?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