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私下里嚴重的懷疑,一旦打起來,神機鎮一個鎮能打京營三大鎮。
當然了,現在還不是出動軍隊的時候,賈璉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他們自己暴雷。
沒有機會繼承寧國府爵位的賈蒔,選擇了出去闖一闖,此刻騎在馬背上,回頭看著長龍一般的隊伍,沿著沙漠邊緣前行。
過了玉門關之后,整整走了三個月,終于看見了迪化城。
低頭嗅了一口,賈蒔覺得嗅覺被摧殘了,身上的味道太慘烈了。
上一次洗澡,已經是上一次了,完全想不起來,身上這身軍裝,褲子都磨破了,親自動手打了一塊補丁。
這是他在軍校中學習到的技能之一。
作為寧國府的大少爺,賈蒔本可以多帶幾個隨從,今非昔比,軍中有嚴格紀律,賈蒔也只能帶一個親隨,名字叫尤三。
協統帶著一隊人進了迪化,大隊人馬在城外的河邊扎營,作為隊官的賈蒔沒有特權,按照規定還要最后一批下河洗澡。
營管帶的傳令兵來送信,要求全營官兵做好日常戒備,做好夜間防寒的準備,避免士兵生病。
出玉門關的時候,賈蒔這個隊有士兵一百四十人,現在只有一百三十五人,有五個人永遠的消失在沙漠中。
混成協的損失有多大,賈蒔沒有具體的數字,他選擇加入混成協來輪戰,完全是因為想要出人頭地,給母親尤氏博一個誥命。
當然了,軍中知道賈蒔真實身份的人不多,這與他在軍中低調有很大的關系。作為皇家軍校的優等生,賈蒔能作為一名隊官,基本靠的是自己。
查崗之后,與副隊官交代輪流值班,賈蒔總算是能睡一覺了。
帳篷里的睡袋也很久沒洗了,味道也很沖,但也毫無感覺了,早就麻木的賈蒔閉眼沒一會就著了。
半夜的時候,賈蒔被叫醒,接過尤三遞來的濕毛巾,隨意的糊臉上,寒風吹來打了一個哆嗦。
晝夜溫差巨大的新省有一句順口溜,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巡視查崗之后,回到火堆前烤火值班,賈蒔沒有叫醒副隊官,而是等天亮了,副隊過來接替才回去繼續補睡。
中午的時候賈蒔醒來,被傳令兵叫去營部,管帶第一件事情是摸出懷表,讓大家對表。
如果不調一下時間,對一下表,這地方天黑的時候,懷表上的時間已經是晚上九、十點了。
“補給馬上送到,今天可以不用吃罐頭了!”管帶開了一句玩笑,所有人都笑了。
賈蒔摸出煙來散一圈道:“哈德門,最后一包了,抽完只能抽煙袋了。”
管帶抽完一支煙,起身整理了軍裝笑道:“走,去協本部開會。”
皇家獨立混成協是這支部隊的臨時番號,他們的旅程還早,協統進城后回來開會,宣布暫時休整半個月,補充給養后繼續出發。
壞消息是還要走三個月,好消息是牲口能得到極大的補充,以及新省境內的各部族,因為當初被王子騰殺怕了,比較馴服。
據說現在往安西的路上,還能見到昔日的京觀遺址。
半個月的休整期間,混成協里多了數百新兵,這些年輕人都是流放罪犯的后人,他們加入混成協的目的很簡單,建功立業,跟著隊伍一起回京城,拿命博一個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犯人的后代在新省讀書想出人頭地是沒機會的,唯一的機會就是上戰場。
新省巡撫一般任期六年,加上一個來回,七八年就進去了。好處也有,回京之后能分一個好地方,或者直接留部里。
承輝帝年間對于新省的重視程度還是很高的,西寧王帶走了數萬人馬后,朝廷還是很快從西北各地陸續調集了二百萬人填到新省。加上流放的人口,二十多年下來,新省華人比例能保持在四成,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當然了,這里還有西寧王的功勞,每年都要從新省各部族里,征走上萬青壯當兵。
這也導致新省這個地方,多族混雜,新省官方在治理的時候態度簡單粗暴,原有的所謂部族,只要進了新省就要自覺去衙門登記,接受衙門派人進駐,頭領的子女一律送到迪化上學。不配合的部族,要不自覺的離開,要不被血腥鎮壓。
甚至還有一個沒有落在文字上的規則,那便是任何一個部族,只要人口超過了一萬,就必須拆分。南疆的去北疆,北疆的去南疆。
當然也可以選擇去安西,這個是最受歡迎的。
迪化城內逛一圈下來,賈蒔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小孩子里混血真多。
從軍校畢業后就結婚的賈蒔,別看只有十九歲,兒子都有一個了。沒這個兒子,他想加入獨立混成協,尤氏絕對不會答應。
在市場里買了一袋煙絲,一根煙桿后,吃了一頓地方特色飯,賈蒔回到軍營。
休整完畢的獨立混成協,繼續踏上了旅途,道路越來越難走,堅持走了三個月后,終于看到了安西故地的西寧王城。
沒等這支軍隊喘口氣,立刻接到了西寧王發來的通報,安西北部有軍情,請該部即刻北上。
協統大人在會上破口大罵,下令各部休息三日,補充給養和牲口。
三日之后,混成協穿過西寧王城,緩緩北上,同時派出傳令兵,將報告送到迪化,再轉回京城。
補充給養期間,因為西寧王城給的給養數量不足,只好花錢采購了一番。好在出發時準備的充分帶夠了錢,才不至于斷了給養。
過了西寧王城北上五十公里之后,西寧王府的人等在前方,送上了充足的給養。
協統再次破口大罵,西寧王這個老龜孫是有多防備混成協?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