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李原向劉通、石龍提議:揭竿而起,再造乾坤。這無疑是個非常大膽的想法的,劉通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是下意識的拒絕了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形勢的發展,這個想法就那樣慢慢的在其心中生根發芽了。當那種令人無法抗拒的野望出現后,便再也無法遏止其瘋狂的生長了。最終,在李原的“殷殷求肯”之下,劉通終于還是耐不住地振臂一呼,高舉義旗,聚眾而反了。
大旱經年,最不缺的便是生活艱難、走投無路的底層民眾。當劉通起義的消息傳開后,立即便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前來投奔。為了活下去,管它什么義軍還是叛軍的,但凡有口吃的,你說干誰就干誰吧!隨后,在劉通等人的策劃下,義軍相繼攻占了青石、綠柳、景寧、竹山等縣鎮,奪取了大量錢物。不過,雖然義軍的行動從一開始就極為的順利,也奪取了不少錢財。然而,最最重要的物資――糧食,卻是沒有多少的。蓋因,攻占下的這些地方,也是受災地區,根本就沒剩下多少糧食的。即便是他們手中如今握有不少錢財,但那玩意兒又不能當飯吃,在如今的狀況下,還真的沒什么用的。
義軍又接連攻克了一些地方后,依然是同樣的狀況。義軍除了人數越來越多、也搶了不少財物外,最最關鍵的糧食緊缺問題,卻沒有任何改變,反而隨著義軍的不斷壯大,這個難題也在不斷加重。再不想辦法解決的話,這支才剛成立不久的義軍,立馬就得原地散了的。如此的話,他們此次的起義,便不可避免的要成為笑柄了。劉通等義軍高層,為此沒少著急上火的:他們大喇喇地揭竿起義,這才過去幾個月啊,就原地散伙、煙消云散了,這是在過家家呢?玩呢?丟不起這個人啊!
為了生存下去(也為了不成為笑柄),劉通等人決心冒險一搏,奪取安順。雖然他們戰力不行、雖然他們缺少武器裝備、雖然他們沒有行軍打仗的經驗、雖然安順城城高墻厚、雖然他們有點不自量力,雖然有點像在蛇吞大象,可是沒辦法啊,不這樣他們一樣要完蛋的,那就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沒想到的是,他們最終還真的拿下了安順城,雖然這里面有許多意外、巧合、運氣等等,但不管過程如何,結果就是這么一個結果。而這一切,如此的順利,也讓他們忍不住的想:莫非我等竟真的是天命所歸?總之,義軍在一系列的勝利后,自信心是在急速提升的。雖然暫時算是被官軍圍困在城中了,但咱們早晚是要打出去的,這一點毫無疑問。為此,義軍一直都在加緊操練,積極的備戰。他們相信,等他們經過此番脫胎換骨的淬煉后,一旦再度出世,那必定是要一鳴驚人的。而如今,這個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劉通的居所,李原向其匯報著練兵的進展。其實,他們這些人哪個懂得打仗的事的?當初,李原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入過行伍,所以便主動攬下了操練士兵的活兒。不過,從效果上看,李原做得還真的是不錯的。義軍如今,至少在操練的時候,還真的是已經有模有樣了。這讓劉通也忍不住驚喜感嘆:胡子兄弟,還真的是俺老劉的福星啊,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咱解決大難題呢。
劉通笑容滿面的道:“兄弟辛苦了,快坐下。”嘴上一邊招呼著,手上還一邊親自為其倒了茶水。李原道了聲謝后,舉杯飲了一口后,才道:“兄長,軍隊咱們已經訓練了兩個月了,已經有了點模樣了。不過,究竟戰力如何,還得上了戰場才知道的。敢問兄長,準備何時出城一戰呢?依小弟之見,再拖下去,作用已經不大了,還是得實戰檢驗一下的。”
劉通點頭道:“此事,我也一直在想著。自咱們起事以來,走得還算順利。不過,說實在的,咱們的兵并沒有打過真正的硬仗。所以咱們才要貓在這安順城內努力的操練,盡可能的提升一下戰力的。兄弟的意思,我也同意,差不多也是時候動一動了。我已經讓人去請石龍兄弟過來了,等一會兒,咱們就一起商量一下,出兵的事情。”
安順城雖然儲備了大量物資,可是也禁不住這么多人坐吃山空的。為了保障軍用,義軍一直在壓縮民眾的用度。可是這樣做,必然會造成城中百姓的不滿和抵觸的。所以,無論從什么樣的角度想,義軍也都已經到了展開下一步行動的時候了。而若是能擊潰城外的那支朝廷軍隊,那么整個西南便將全部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義軍的生存空間也能瞬間擴大十多倍。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走好了,便“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但要是沒成功,那么不僅僅是他們以往的努力統統要被打回原形,等待他們的,還將是悲慘的結局。尤其是劉通等義軍的領導層,更是難有幸免。
其實,面臨到這么重要的時刻,劉通等人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只不過,他們也的確沒有什么選擇的余地。起義這種事兒,一旦開始了,就不是他們想結束就能結束的了。既然如此,那便也確實沒有一直拖下去的理由了。而且他們說的是奪下了安順城,但從另一個角度想,也可以說是困守在城中兩個多月了,說實在的,也已經有點失去耐性了。所以,經過一番商議,劉通等人最終決定:三日后,出城,決一死戰。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