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妹,既然已經開了油鍋,我們再炸一點東西吧,什么面托,豆餅這些脆香香的零食,大家都愛吃。”阿太一不做二不休,又拿出來一個陶瓷盆。
江小年在阿太面前,只有聽指揮的份兒,阿太帶著阿福出去買一些土豬肉做面托,江小年開始攪拌面糊糊和花生,拿出來一個圓圓的,專門叫打鐵老徐做成的模具做豆餅。
很小的時候,油炸東西都是江小年的活兒,她是嘴饞的,以前圍在阿太身邊,后來親自動手,為的就是能吃上第一口魚果。
油溫逐漸上漲,江小年用筷子夾起帶著白色面糊的魚,放一個進去試試油溫。
冒著白色的小泡泡,隨后從白色變成了金黃色,說明油溫已經差不多了。
江小年不厭其煩的把指頭大的魚面糊糊都一個個的放進油鍋,看著他們沉底,冒泡,變色,浮出,江小年這才翻面。
雖然炸魚果不是什么技術活,可是卻很考驗人的耐心。
第一鍋出來的時候,理論上還是不行的,可是江小年實在是嘴饞,忍不住先吃了一個,酥脆鮮香,野生的小魚炸出來的果然不一樣。
外面的那一層面糊糊香脆可口,咬下去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隨后露出了白色的魚肉,魚肉鮮嫩,帶著山野的味道。
每逢什么中秋,清明,過年,這些零食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江小年一家人都是食肉動物,別人家都是做一些油餅,開心果,這些油炸的,只有江小年家里肉食比較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