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讓小男孩破防了,若不是他手里有風箏線牽絆著,估計能沖過來給鳳芝創造“以德服人”的機會。
但唐植桐不給他這樣的機會,朝那邊喊了一句:“喂,誰家的孩子?且看好了,別讓他在這找事。”
小男孩被唐植桐這底氣十足的聲音給鎮住了,憋了一句,沒敢吭聲,但臉上明顯不服氣。
唐植桐才不管他服不服氣呢,催促鳳芝道:“看你熱了一頭汗,去找你嫂子擦擦,再喝點水。”
反觀小男孩那邊,卻沒有人去說他,陪著他的不知道是奶奶還是保姆,瞪了唐植桐一眼。
唐植桐同等回禮,這一老一少明顯是富貴人家,衣服整齊,小皮鞋擦得锃亮。
這事到此也算了了,對方沒說什么,唐植桐也沒再開腔,雙方各方各的風箏。
一會的工夫,鳳珍將線交到唐植桐手里,說要回去喊嫂子過來玩一會。
小王同學沒有空手,而是拿過來一瓶水,在交給唐植桐的時候,唐植桐手一滑,掉在了地上,發出了清脆的破裂聲。
“別動,小心劃著腳。”唐植桐此時也顧不得風箏了,彎下身子看小王同學有沒有受傷,風箏則搖搖晃晃墜了下來。
那小男孩又起了勁,在一旁歡起哄:“哦~風箏落嘍,瓶子碎嘍。”
不僅如此,陪著他的老婦人還拿出一個精致的水壺喂他水。
要說這一老一少不是故意的,唐植桐是不相信的。
唐植桐沒理他們,但也不打算放過他們,這風箏是小王同學親手畫的,不光說丑,還幸災樂禍。
琢磨出了個小主意,唐植桐悄悄的跟小王同學說道:“我撿撿玻璃,你去把蘋果拿過來。”
小王同學笑笑,懂了丈夫的意思。
唐植桐放下風箏線,專心收拾玻璃碴子,大個的撿起來,用手端著,細碎的則用空間薅。
眼下能穿得起皮鞋的總歸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穿布鞋,甚至不穿鞋。
今天的天壇是沒有不穿鞋過來的,但過陣子就是五一,到時候很多單位甚至公社都會發游園票,若是這邊的管理人員打掃不及時,是可能發生刺破腳的事情的。
唐植桐將玻璃扔進垃圾桶,回來收風箏的時候,小王同學也帶著兩個小姑子走了過來。
三人都沒空手,手里都拿著蘋果,小王同學將蘋果分給丈夫一個,四個人當著小男孩的面,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鳳芝不僅吃,還故意吧唧嘴,一邊吧唧,一邊故意感嘆:“真甜!真好吃!”
這下換小男孩那邊傻眼了。
這個季節的蘋果本來就稀缺,由于品種和儲存條件改善等原因,往年的時候,水果公司會少量多次放出一些來銷售,但今年嘛,市面上就基本沒了蘋果的蹤跡,因為絕大部分都拿去做蘋果醬了。
在眼下,如果說最勾人的,肯定是吃的,越是稀缺的東西越能勾起人的欲望。
小男孩也不挑釁了,風箏也不放了,一撒手轉頭跟旁邊的老婦人鬧著也要吃蘋果。
老婦人明顯變不出蘋果來,被鬧的沒辦法,朝唐植桐這邊看了好幾次,神色很復雜,五分憤恨,三分猶豫,還有兩分掙扎。
最終,老婦人放下了面子,拉著小男孩的手過來找唐植桐,想用錢買幾個蘋果。
“沒了,就帶了這幾個。”唐植桐搖搖頭,就這熊孩子,今兒就算給再多的錢,自個也不會賣蘋果。
“那你是從哪買的?”老婦人不死心,打算循著車轍給小男孩買點。
“吆,那可不近。德勝門您知道吧?”唐植桐一本正經的問道。
“知道知道,那邊有賣的?”
“沒有。您知道德勝門就好。您聽好了:
從德勝門出發,穿越清河、沙河,進入昌平縣。
南行至口鎮,途經青龍橋、康莊子,到達懷來縣。
沿途經過沙城、保安、下花園、宣化,穿越俞嶺、張家口,至柴溝、西灣、天鎮、陽高縣,繼續北上,到達聚樂堡、周氏莊,進入大同。”
“到了大同就好了,大同好啊,大同的蘋果啊,它又大又圓,還嘎嘣甜。您要是過去,可得多買點。”
鬼知道大同有沒有蘋果,但這都不影響唐植桐蒙人,也就是背不下來《地理圖》,否則唐植桐能讓老太太跑更遠。
此時此刻,唐植桐無比盼望著老太太信以為真。
“敢情你在這消遣我呢?”老太太明顯不相信。
“嘿,你這老太太,不講道理,好心講給你聽,你怎么還罵人呢?愛信不信!”唐植桐見她不信,也懶得搭理,得虧這段貫口沒多講,否則更浪費唾沫星子,還收不到門票。
老婦人討了個沒趣,拉著小男孩罵罵咧咧走了,唐植桐則跟小王同學一起配合著卷風箏線。
現在線也不太好買,卷起來無論是繼續放風箏,還是放在縫紉機上,都還能繼續用。
風箏已經爛了,半邊翅膀漏了一個大洞,明顯放不成了。
唐植桐對此很遺憾:“說帶你出來放風箏,你都沒拉上幾下就壞了,回去咱再重做一個,改天再帶你出來。”
“沒事,我這么大人了,早就不愛放了。能跟你一塊出來玩玩就很高興了。”小王同學笑語嫣然,她看重的不是放不放風箏,而是丈夫對自己的這片心意。
雖然小王同學這么說,唐植桐還是將損壞的風箏拿在了手里,即便不放,也能修補一下掛在墻上當個裝飾品。
風箏沒得放,但每人五毛錢的門票不能白花,好在天壇除了樹林、幾個建筑外,還有一處兒童樂園。
來都來了,總得讓這一趟春游的體驗值回票價。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