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四九城有兩個氣象組織,一個是四九城農林水利局下屬的氣象組,氣象組于58年7月成立,負責四九城氣象管理工作。
氣象組級別不高,人也不多,截至目前為止也才不到90人,這些人還有不少分布在各個氣象站,主要工作是觀測并記錄氣象數據,為以后的科學研究積累原始數據。
氣象組的工作人員大多只有初中、高中文化基礎,只經過短期氣象培訓,畢竟一個記錄的工作不會要求具有太多的專業素養。
第二個就是中央氣象局,原來是軍管,53年8月的時候才轉交到地方上。
相比較四九城的氣象組,中央氣象局就專業很多,負責指導全國氣象工作,目前還正在參與第一次珠峰登頂的氣象保障工作,由三名工作人員長期在現場提供氣象預測支持。
確切來說,四九城還有第三個單位擁有氣象預測的能力,那就是農大,農大于56年就建立了農業氣象專業,目前該專業的在校生完全可以承擔起氣象預測的工作。
然而,農機學院和農大都是大學,農機學院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只要人工降雨成功,自己學院的學生以后分配到全國各地將是雨神、龍王爺般的存在,而且是能被老百姓供起來的那種,這種事情萬萬沒有分潤功勞的道理。
再者說了,全國氣象工作是由中央氣象局進行管理、指導的,若是繞過他們,置他們于何地?
所以,無論于公于私,農機學院都沒有跟農大攜手的道理。
農機學院領導找到中央氣象局一溝通,氣象局那邊非常感興趣,而且免費送了農機學院兩條消息和一條建設性建議。
第一條消息是目前國際上最有效的兩種人工增雨催化劑是干冰、碘化銀;
第二條消息是四九城氣象組曾在今年年初在香山山頂采用燃燒碘化銀的方式試驗過人工增雨,效果不理想;
最后一條建設性建議是:如果人工增雨成功,這種用高射炮向云層發射炮彈的方法可以考慮增加人工防雹的農業防災業務,因為農大58年曾在延慶用小土炮開展過類似試驗,效果嘛,有,但不大。
農機學院覺得這幾條信息很有用處,首先直接確定了催化劑,同時也對催雨的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在山頂燒碘化銀?跟給龍王上供似的,既然不管用,就得換大炮轟特娘的!
用土炮防雹嘛,太小家子氣,還是用大家伙來的更場面,此情此景,農機學院信心滿滿,優勢在我啊!
農機學院、中央氣象局經過友好溝通,各自分配了任務,氣象局提供氣象支持,農機學院負責解決如何把催化劑送上天。
對于將催化劑送上天的方式,農機學院里面出現了兩種聲音。
一種主張試制火箭彈,射程高、威力大,一顆頂五顆;
另一種聲音則是利用現有最普及的單管高炮進行對應研發,理由很簡單,畢竟農機學院搞的這次人工降雨潛在的服務對象是全國的人民群眾,射具得常見,哪怕部分地方上沒有,也得是國內能生產的,方便普及。
最終,學院采用了第二種方法,他們也知道火箭彈很帥,射程也更遠,但造價也高啊,前幾年北邊賣給我們的喀秋莎,一發炮彈得六兩黃金,折合眼下802塊錢,欠賬現在還沒還完呢!
而高炮炮彈則便宜的多,只有喀秋莎火箭炮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
說干就干,農機學院迅速聯系到了軍方,并在軍方支持下與炮彈生產企業取得了聯系。
高炮迅速拉進了學院,學院的學生也開始了手搓炮彈的實習工作。
學生們認為這里面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比如需要讓炮彈飛多高、如何控制爆炸時間讓炮彈在既定高度爆炸等等。
隨著匯總在桌面上的問題越來越多,農機學院領導發現學生很積極,但考慮的有些多了。
農機學院只是改造炮彈,不是重新研制催雨彈,要充分利用現有炮彈的特性,只要垂直發射能滿足云層需求,那就不需要計算什么飛多高、爆炸時間。
到時候無非是追著云層跑,利用現有的藥盤時間引信,找個合適的角度,計算好時間,把炮彈打上去處在合適的高度炸開就完事了。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物理拋物線計算題。
領導這么一說,學生們一琢磨,覺得可行,于是把精力用在了彈頭改造上。
彈頭是有必要改一改的。
高炮炮彈打上去能炸,但其設計之初是為了把天上的飛機給打下來,爆炸波及的范圍有限,而催雨需要有更大的波及范圍。
一百來塊錢的一發的價格也不便宜,農機學院的師生們就想著能一發解決的堅決不打第二發。
農機學院之所以叫農機學院,是因為他們主要面向農業機械化,學院里面有很全面的機械加工工具,即便無法手搓高射炮,但用手搓個炮彈頭還是可以的。
炮體、藥盤時間引信、炸藥、高炮都是現成的,農機學院只需要把炮彈頭做出來,然后將原彈頭的那一套放進去的同時塞一小瓶碘化銀進去,組裝成一發炮彈就齊活了。
碘化銀無需多放,一發炮彈20克足矣,之所以用小玻璃瓶裝是為了防止碘化銀存儲不當分解,反正打上天后炸藥一響,玻璃瓶會四分五裂。
農機學院人才濟濟,沒出半個月,彈頭就做好了,一氣做了十來個,經測試,效果能達到預期。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等待氣象局那邊給予明確的打炮時間和方向。
前兩天起風的時候,農機學院想打上兩炮來著,但被氣象局給摁住了,理由很正當:明擺著馬上要下雨,現在打上去,這雨算是正常降雨,還是人工催出來的?沒法驗證嘛。
好在沒等多長時間,氣象局那邊來了信,說現在條件合適了,高度多少多少,距離多遠多遠,盡快打上兩炮!
農機學院這邊聽到消息,立馬跟值備的軍方小隊做了轉達。
小隊動作很迅速,先電話報備,然后對照地圖看了一下,估摸一下方位,把車搖起來開了出去,找了個合適的位置,立馬填上催雨彈打了上去。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