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星期三,氣溫依舊宜人,不過天有點不夠陽光。
“這天兒看著有點陰,你倆把雨衣帶上。”早上出門的時候,張桂芳看了一眼窗戶外面,提醒兒子、兒媳道。
“讓文文和鳳珍帶著吧,我一個大男人,即便下雨,讓雨澆澆也沒事,說不準還能長個呢。”民間有雨淋長個的說法,家里只有兩件雨衣,唐植桐打算讓妹妹帶著。
“哥,不用,學校離家近。真的下了,大不了我跟靜瑩回去。”鳳珍堅定地搖搖頭,昨晚母親關于“組織群眾經濟生活”的說法,她聽進去了。
“嘿,你這孩子。行吧,真下了我再去給你送雨衣。”面對懂事的妹妹,唐植桐搖搖頭,暫且這樣吧,回頭再看有沒有機會能買到雨衣。
一年到頭下不了幾次雨,即便是下也不大可能正巧上班、下班的時候,再加上現在雨衣價格不菲,所以很多家庭基本不會配置雨衣。
今年就不同了,哪怕是想買,也不一定能買到,因為缺貨。
正如昨晚吊兒郎當的回家,唐植桐今天又帶著模具吊兒郎當的上學。
雖然帶著,但唐植桐并沒有去冶金所,而是在出了新街口后把模具薅進了空間。
昨天興沖沖的去做模具,忘了了解一下風扇的進展,得全局把握后再確定燒制磁鐵的時間。
來到郵電學院,唐植桐發現教室里亂糟糟的,同學們嘰嘰喳喳,沒有一點要上課的樣子。
“嚯,人仰馬翻的,這是要春游?”唐植桐玩笑道。
“天氣預報說今天沒有雨,學院臨時通知要開運動會。”路堅在一旁樂呵呵的回道。
“得,忘記這一茬了。”唐植桐恍然大悟。
雖然眼下的氣象預報并不健全,但多少還是有點的,二流日報每天的報紙都會刊登“今日天氣預報”。
限于技術條件,目前的天氣預報僅限于當天,不會做多日預測,所以學院這邊挑了好幾個日子,看哪個日子沒雨再通知舉辦運動會。
“唐老師,一塊過去看看?”羅志平對于運動會很積極,運動員由體育委員安排,他負責學生秩序的管理、組織大家給自己班的運動員鼓勁加油。
“我等會再去,先把這兩天落下的作業給趕趕。”唐植桐本身也不怎么喜歡體育活動,再加上還要給霍效平寫信問進展,就婉拒了。
說完,唐植桐又囑咐道:“班長,別忘了找幾個同學拎上暖瓶,運動員下場后,及時補充水分。”
“好嘞!唐老師放心吧,有專人拿暖瓶,白開水、涼白開都有。”羅志平回了一句,又被其他同學給喊了過去。
“喏,唐老師,這是幫你記的作業。”路堅聽唐植桐要留在教室補作業,從自己桌洞里找出了幫他記的作業。
“謝謝舍長,中午請你吃香椿芽。”唐植桐樂呵呵的接過來,拍了拍自己的挎包,家里腌的第一批香椿芽已經能下口了,這時候來上一口絕對是享受。
“那敢情好,一塊豆腐乳我都吃三頓了。”路堅沒有推辭,學院食堂現在的大鍋菜供應還不夠及時,畢竟還沒到春菜大規模上市的氣節,大部分時候都是供應咸菜條、豆腐乳。
不過這也比四九城居民生活水平高不少,城里的副食品店可不是見天能有豆腐乳的。
目送593班同學出了教室,唐植桐放下自己的挎包,找出信紙,先給霍效平寫信,問他扇葉的進展情況,并坦誠電機的事情自己這邊已經有了眉目,相信不久后肯定能有成果。
想了一下,唐植桐又在信里正式提了一句,風扇的事情讓霍效平帶著萬向紅一起攻克,多帶帶萬向紅云云。
寫完這封信,唐植桐撕下來封進信封,又著手寫給萬向紅。
先問了岳惜金有沒有再糾纏萬向紅,再說不必將借用實驗室的事情放在心上,因為自己已經協調好了其他單位,過兩天就可以試制了。
不過在試制之前,風扇的事情需要麻煩萬向紅配合霍效平一起協作,霍效平負責扇葉,萬向紅負責根據霍效平那邊的試驗記錄,確定電機的轉速及后面轉子、線圈纏繞等等工作。
至于兩人會不會擦出火花,就不在唐植桐考慮范圍之內了,兩個人的性格脾氣都挺好,若是真成了也不錯。
寫完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后,唐植桐封起信來,準備補作業。
電機的事情,如果唐植桐開口找曾興懷幫忙,他肯定也不會推辭,但唐植桐不打算多麻煩冶金所,畢竟自己在邱瀚面前開了口,說自己身后有個學生團隊,這些許小事還是團隊內部完成的好。
唐植桐這邊補作業的時候,操場上的運動賽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運動健兒在田徑場上一展風采,啦啦隊除了賣力的喊著加油,還會寫一些稿子,大多是幾行詩歌的樣子,其中的關鍵詞多為:雄鷹、健兒、箭步、凱旋、勝利等等。
唐植桐在教室里都能聽到從喇叭里傳來飽含感情、抑揚頓挫的朗讀聲。
郵電學院這邊運動會開展的熱火朝天,農機學院那邊也沒閑著,正在緊張有序的調試著設備,準備人工降雨試驗。
一個多月前,唐植桐在農機學院作報告的時候提了一嘴用高射炮的形式進行人工降雨,學院領導真的聽了進去。
眼下報紙上頻頻傳來某某地抗旱勝利、灌溉多少多少畝的喜報。
對于這些關于農業的新聞,農機學院的領導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只有干旱,才會有抗旱勝利,如果風調雨順,就不會出現抗旱、確保農業豐收等字樣的新聞了。
至于灌溉多少畝嘛,農機學院領導覺得只是一個紙面上的數字,實際意義不是很大,因為種過地的都知道,任何作物,從播種到收獲都需要在不同的生長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灌溉。
一次的灌溉多少多少畝又有多大意義呢?
農機學院說干就干,經過研究討論,第一個找上的就是中央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