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追擊
一支艦隊的配套十分齊全,并非只是戰艦,還有每艘戰艦里配套的各種型號機器人以及各種功能類小型飛船,當然也包括用于星球內部探測的飛行器。
一艘海級戰艦長達三公里,天琴號更是達到了五公里長度,如此巨大的體量完全容得下各種功能的配套設施,甚至生產線都有。可以說每一艘海級飛船,都是一個城市。
隨著探測的深入,赤焰文明留下來的三個星球基地漸漸展露在人類面前,這個時間并不久,畢竟人類投入的機器人數量十分龐大。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探索機器人收到了一些來自基地防衛系統的攻擊,許多機器人葬身于此,但人類并不在意,因為機器人多的是。
經過大概六多月的探索之后,人類終于把三顆星球上的基地翻了個底朝天。
一千二百二十多萬臺磁推相繼被啟動,一艘艘戰艦在統一指揮下,推進檔被設置到了同一個位置上。這一刻,磁推末尾處出現了只有達到三級文明才能探測到的奇妙物理現象,強大的作用力在這一刻出現。
如果段落錯誤請您稍后用主流瀏覽器訪問(chrome,safari,edge...)
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外界靜止的觀察者的時間膨脹了,也可以說是人類所走過的路程縮短了,這邊是所謂的鐘慢尺縮效應。
運用磁推技術的艦隊,推力越大,航跡越明顯,持續可探測狀態也會越久。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沒有任何技術能抹除這些相變的痕跡。
效應發生在艦隊加減速的過程中,而非以50%光速航線過程,所以鐘慢尺縮效應出現在人類身上的關鍵物理量并非速度,而是加速度。
離開的時候,岳淵并沒有下令摧毀赤焰文明留下的三個行星基地,倒不是他大發慈悲,而是沒有必要。
同樣,赤焰文明也不能,或者說三級文明都不能。
當即,岳淵便下令艦隊返航。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需要進行一輪物資和燃料補充才能啟航,所以返航的目的地是第十三行星基地。
摧毀還多浪費時間。
跟赤焰文明一樣,人類離開的時候也沒有把原本自己在里建設的基地摧毀,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人類搬的更加干凈,幾乎除了一些臨時建筑,諸如一些以鋼筋混凝土材料建設的設施,其他都被人類打包帶走了。
人類的各種設施本身就是秉著模塊化、可折疊、可移動之類的理念設計,換句話說,人類文明的開采基地本質上其實就是一艘艘登陸飛船,是它們在登陸后按照既定程序,組成一個個功能各異的設施。
三分鐘很快過去,被重新整編成一個大艦隊的三只艦隊也終于正式踏上旅程。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速度在失去參考系后,本身并沒什么意義,艦隊以50%光速行駛的時候,你也可以說艦隊靜止不動。
可惜的是,在之后的探索中,除了得到一些赤焰文明各種建筑是什么功能之類的答案之外,人類再也沒能從這幾個星球基地里獲得什么有用消息。
沒有璀璨的光芒、沒有迷人色彩,更沒有光與熱交織的激情,有的只是一個個單極子相變的瞬間這一看不見的現象,和反射遠處恒星光芒的淡淡金屬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