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此刻人類的一千兩百二十多萬艘戰艦同時啟航的畫面,看起來沒有二級文明那會兒震撼,但逼格卻毫無疑問地更高了。
人類大艦隊正是通過這些戰艦反饋的探測信息進行航線規劃,從而實現對赤焰文明艦隊的追蹤。
六一.二二三.一三八.二二一
六個月時間已經很短了,畢竟赤焰文明在這三顆星球上經營了數百年,幾乎星球各個角落都遍布他們的痕跡,到處都是他們的各種設施。人類要不是擁有海量探測機器人,還真沒法在如此短時間內探索完成。
在大艦隊啟航之前,人類已經派出一些先遣戰艦,讓它們向赤焰文明艦隊消失的方位進行散發式探測,正如行軍作戰派遣出去的斥候一般。
既然無法獲得有用消息,那便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里了。
“啟航倒計時3分鐘,目標:jm18756”
因為光速不變,不論你的速度多大,對于光來說,你都是靜止。
目標恒星距此還有二十光年,人類艦隊需要把加速達到50%光速,然后到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再把速度降到啟航前的水平。這個過程在外界相對人類艦隊靜止的觀察對象看來,需要經歷四十年時間。而對于人類本身而,時間卻只花了三十五年就抵達了目的地。
它們就好像什么都沒發生,就從相對靜止狀態朝著星空的同一個方向加速,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的艦隊也變得越來越科幻了,這樣的艦隊,光是拿隱蔽性來說,就足以吊打任何二級文明。
而赤焰文明主體艦隊擁有超過七千萬艘飛船,龐大艦隊所帶來的航跡十分明顯,即使已經過去一年有余,人類仍然能輕易探測到。
踏上星空的追逐其實乏善可陳,無非就是一批又一批探測飛船在前邊探查航跡,后方艦隊穩穩咬住對方艦隊。
但并不意味著人類尋不到它們。
簡短的語音響起后,人類三支艦隊組成的龐大艦隊終于正式踏上新的航路,或者說是追擊赤焰文明的航線。
接下來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用了一年時間進行物資補充、燃料補給以及維護維修工作,然后便到了離開的時候。
換句話說,a以50%光速遠離星球上的b,反過來說是星球的b以50%光速遠離a也成立,但為什么在兩者速度再次同步之后,是a最終變得比b年輕了,那是因為加減速過程是發生在a身上。
“岳帥,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三艦隊已然準備就緒。四個行星基地的強人工智能已經完成各自負責區域的設施設備收攏工作,隨時可以啟航。”
就如“我來組成身體、我來組成頭部、我來組成手臂”的組合一般,人類已經能輕易做到讓這些大型機械做到這種像模像樣的變形。
這是人類在地球時代就驗證過的,沒有問題。但要知道,這一切變化的原因是加速度。
是加速度讓時空的特性發生了變化。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