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酒業的暴雷塌房,不僅沒有波及到同為白酒的寶壇老窖,反而讓同為標王企業的寶壇老窖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不是沒有記者明察暗訪,想要找寶壇老窖的污點,搞一波大新聞。
可惜,越挖,寶壇老窖的優點卻越多,不僅沒能挖到污點,他們挖出去的新聞,報道后反而讓寶壇老窖獲得了更多的社會贊揚。
資本市場的嗅覺是最靈敏的,當秦池酒業這個泡沫破滅,露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時,投資者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廣告固然重要,但值得信賴的品牌、扎實的產品品質、穩健的管理、清晰的人才戰略和強大的盈利能力,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
寶壇老窖恰恰完美地展示了許多獨一無二的優點:
1、前兩屆央視標王打下的品牌知名度;
2、連續兩年年度銷售額第一、凈利潤第一;
3、全國第一家破年度銷售額10億(95年)、20億(96年)的酒企;
4、華國官方授牌的目前唯一“華國酒業大王”認證;
5、作為民企做到全部正式職工買社保;
6、即使最底層的清潔工、門衛等p0員工也能拿到全國平均工資水平1.5倍以上的待遇;
7、技術崗+管理崗雙通道職級管理體系給工人技術人員最大的尊重和升職機會;
8、對核心人才(如鐘良飛師傅)毫不吝嗇的千萬級期權獎勵;
9、即使今年沒有標王廣告加持仍然銷量逆市上揚的品牌粘性;
10、完善的經銷商體系和物流運輸體系……
寶壇老窖的背后,更有一個短短幾年時間就白手起家成為大家公認為大陸首富的勵志人物陸家貴,他的商業頭腦、戰略眼光,讓許多投資者都對他名下的產業趨之若鶩。
作為他名下第一家即將上市的企業,無數人都等著買他的寶壇老窖股票,跟著大發一筆。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寶壇老窖的ipo成為了1997年華國資本市場最令人期待、最炙手可熱的事件之一。
那些手握重金的證券商、機構投資者、大戶,甚至是消息靈通的散戶股民,都早已望眼欲穿。
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地打探著寶壇老窖上市的時間表、預計發行價、第一批登記認購渠道等等。
“全鴻飛,咱們可是老同學,寶壇老窖的承銷資格,無論如何得算我們一個啊,條件好說。”某大型券商副總直接把電話打到了資本市場部總監全鴻飛的私人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