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結束后,6月9日,陸家貴、周明易、全鴻飛、唐健博、主承銷商國泰證券和幾家副承銷商的老總等等,在國泰證券的總部會議室進行最后的發行價定價商議。
桌面上攤著厚厚的資料:寶壇老窖1996年的財報簡表、1997年前5個月的銷售數據(包含農歷一九九六年的春節檔旺季)和年銷售額/利潤預估表、火爆的路演認購簿記、以及當前滬交所白酒板塊估值等等。
主承銷商國泰證券的老總率先發,語氣中帶著興奮:“陸董,各位老總,情況大家都看到了,市場熱情空前高漲。根據我們的模型和簿記情況,我認為發行價可以大膽的定在16元,這樣總募資金額可以達到40億元。”
一位副承銷商附和:“沒錯,16元的發行價,完全撐得住,路演預購太火爆了,不愁賣。”
然而也有保守派提出擔憂:“16元?這已經達到了市盈率的17倍多,超過了14倍以下的指導倍數,能通過證監會和滬交所的審核嗎?而且,這么高的定價,上市后會不會破發?萬一破發,對公司和承銷商聲譽都是打擊。”
作為財務人員,一切講究安全,因此周明易一向比較保守,這次也一樣:“是啊,陸董,目前上市的白酒企業,市值還沒有過百億的,我們按16元發行的話,上市市值就直接達到了160億,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一點?”
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陸家貴身上,因為他是最終拍板人。
陸家貴翻看了一會兒簿記,看到了上面遠超發行配額十多倍的預購登記數量,以及一些投資商承認的心理價位,緩緩開口道:
“路演預購的市場熱度,你們都看到了,非常火爆,我認為虛假繁榮的概率不大。”
“然后是我們寶壇老窖的業績增長潛力,你們也看得到。”
“秦池酒業暴雷后留下的市場份額,大部分被我們蠶食了,97年利潤破10億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發行價定為17倍的市盈率,對一家業績高速增長、管理制度獨一無二、連續兩年位居國內銷售額第一的白酒行業龍頭企業來說,真的高嗎?”
他頓了頓,看著會議室里的各位老總們,繼續道:
“我不認為高。”
“至于證監會和滬交所的顧慮,咱們用數據說話,用咱們今年逆市上揚的業績、利潤預估,以及這堆積如山的超額預購簿記去說服他們。”
“15元,這是我的底線。發行價低于15元,就是對寶壇老窖的嚴重低估,我寧愿推遲上市。”
發行價不僅代表著寶壇老窖的市值、面子,更關系著寶壇老窖此次上市能募資的資金總數,間接關聯著他能拿出多少錢去東南亞跟著索羅斯喝湯。
因此,他決定冒險,比原先預定的10元發行價足足推高了50%。
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和權衡,特別是反復核驗了寶壇老窖遠超同行的盈利能力、增長預期以及那實實在在的路演預購簿記,會議達成共識:發行價定為每股15元,發行數量2.5億股(占總股本25%),總募資金額37.5億。
如發行成功,寶壇老窖市值將達到150億,直接空降成為國內白酒上市企業市值第一。
國泰證券老總拍胸脯保證,會全力游說證券會和滬交所,爭取以15元的發行價獲準上市。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