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許多來自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的議員代表感同身受,紛紛點頭,面露苦澀。
很多人都清楚農民工外出打工的艱辛。
“堵不如疏,藏拙不如用巧!”陸家貴語氣一轉,變得鏗鏘有力,“既然現階段我們無法提供足夠的本地崗位,那為什么不換一種思路?由各級政府牽頭,把這種自發的、盲目的外出務工行為,變成有序的、有保障的勞務輸出!”
他詳細解釋了提案核心內容:
“第一,由各縣人民政府牽頭,勞動部門具體負責,定期舉辦農民工外出務工培訓班,免費培訓!”
“這個培訓班主要講三件事:一是信息,介紹沿海哪些城市、哪些行業、哪些工廠適合我們的農民工,薪資待遇、生活環境大致如何;二是方法,怎么出行最方便經濟、需要準備什么證件、注意哪些安全事項;三是維權,遇到拖欠工資、工傷糾紛該怎么辦,如何保留證據,第一時間找哪些部門求助!”
“第二,建立喀斯特省外出務工人員權益保障聯動機制!”
“縣里、市里、甚至省里,要設立專門的熱線電話和辦公室。”
“我們的老鄉在外面受了欺負,求助無門的時候,可以打電話回老,由政府出面,聯系對方所在地的勞動部門、工會組織甚至政府辦公室,進行溝通協調,替我們的老鄉撐腰!”
“對于需要法律途徑解決的,由省、市、縣司法部門組織法律援助律師團,提供無償的法律支持!”
“我們要讓老鄉知道,他們出去打工,不是孤軍奮戰,身后站著家鄉的政府!”
“第三,我們要算大賬!”
“本省農民工出去打工,掙的是沿海發達地區的錢,但這些錢,大部分會匯回老家,用于建房、娶妻、生子、教育消費!”
“這筆錢,能直接改善我們成千上萬個農村家庭的生活,能活躍我們本地的鄉鎮經濟!”
“這相當于用沿海的資源,反哺我們喀斯特省的農村!”
“雖然我們暫時付出了勞動力,但我們拿到了實實在在的現金收入,緩解了本地的就業壓力和社會穩定壓力!”
他坦然承認:“這樣做,短期內我們似乎成了勞務輸出省,面子上可能不太好看。但農民工掙到了錢,改善了家庭生活狀況,里子實惠!”
“這是現階段我們無奈卻最明智的選擇,我們要正視差距,才能追趕差距!”
最后,他指向了未來:“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根本出路,還在于大力發展我們本省的經濟!而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就是打破交通瓶頸!”
“陸氏集團已經在與省政府進行前期協商,準備啟動交通大基建項目。”
“只有路通了,物流成本降低了,外面的企業才愿意來投資建廠,我們本地的特色產品才能運出去賣上好價錢,我們才能創造出越來越多屬于自己的工作崗位!”
“到那時,我們的老鄉就不用背井離鄉,也能在家門口上班掙錢,過上不錯的生活!”
陸家貴的發,既有對現實困境的深刻洞察,又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更描繪了未來的光明前景。
雖然“勞務輸出”的提法讓部分議員心里有些疙瘩,但絕大多數代表,尤其是基層代表,深知這是真正惠及農民工的大好事。
經過分組討論和激烈辯論,最終,這項提案在補充了一些細節后,獲得了高票通過。
省政府當場表態,將立刻成立專項工作組,由分管勞動和農業的副巡撫牽頭,督促各市縣政府盡快落實,將這項“民生工程”抓實抓好。
消息很快通過各級政府和媒體傳到基層,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引起了巨大反響。
許多正在猶豫是否外出,或者曾在外面吃過虧的農民奔走相告,對這項惠民政策的落地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