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20日,全國議會1999年全體會議在首都舉行。
作為全國議會常委,以及如今媒體上宣稱的全球華人首富,陸家貴出現,同樣引來了眾多的關注。
會議期間,全國議員們踴躍提交提案。
陸家貴經過深思熟慮,提交了《關于科學規劃城市道路建設、避免重復開挖及應對未來交通壓力的建議》。
這份提案源于他前世記憶里各大城市,甚至小縣城都普遍存在的擁堵、停車難、路面和人行道反復開挖翻修等痛點。
在小組討論會上,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各位議員代表,我們是人口大國。”
“隨著我們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越來越多的人口會涌入城市。”
“現在很多城市的道路規劃,眼光實在是太短淺了!”
他舉例說明:“很多城市的城區道路,今年修好,明年因為要埋光纜,挖開!后年排水不暢加重內澇,要擴容,又挖開!大后年要埋電線,再挖開翻修折騰一次。”
“反復開挖,勞民傷財,市民出行苦不堪,這就是缺乏前瞻性規劃帶來的惡果!”
“還有,很多新修的道路,看似寬闊,但卻沒有預留足夠的未來拓展空間。”
“私家車數量正在飛速增長,現在不規劃好足夠的車道寬度、交叉路口擴容、地下停車空間,不出十年,甚至五年,很多城市的主要道路就會陷入嚴重擁堵!”
“現在不想提前規劃好,到時候拆遷、擴容、反復翻修的成本更高,難度更大!”
他的建議非常具體:
“第一,建議新建、改建城市主干道時,必須進行超前的交通流量預測,基于未來20年甚至30年的發展來設計道路寬度、立交系統和停車設施。地下管廊要一次到位,預留充足的排水能力,并將電力、通信、供水、燃氣等所有管線集中鋪設,預留檢修和增容空間,杜絕反復開挖!”
“第二,新建城區或大型社區,必須配套建設足夠數量的公共停車場,鼓勵建設立體停車庫,并將停車場建設指標作為土地出讓和項目審批的硬性條件。”
“第三,建議國家層面出臺更具指導性和約束力的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標準,特別是針對地下管廊、排水防洪標準、停車位配建等,要大大提高標準,并加強監督,杜絕各地偷工減料或短視規劃。”
他的發,結合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眼前的現實問題,說得條理清晰,證據充分,引起了眾多來自大中城市代表的強烈共鳴。
他們早就受夠了城市建設的各種亂象和短板。
雖然也有一些議員對國家經濟發展信心不足,認為標準提得過高會增加當前的建設成本,但大多數有遠見的代表都支持陸家貴的觀點。
最終,這份提案經過修改完善后,獲得了通過,并作為重要建議送交政務院及其相關部委研究處理。
不久后,由住建部、交通部、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充分吸納了陸家貴提案中的核心思想,大幅提高了城市道路、排水、管線綜合走廊、停車設施等方面的規劃建設標準,并強調了規劃的前瞻性和嚴肅性。
雖然無法完全杜絕未來的所有問題,但這份指導文件的出臺,無疑為未來國內城市的健康發展避免了很多彎路,減少了無數浪費。
沒人提醒,即使有這個意識的人,也可以當不知道。但當有了這份指導意見后,還不引起注意,不重視提前規劃,未來出了問題,有些人是要付出政治代價的。
這就能挽救一些城市的規劃建設問題,避免一些后世出現的痛點,哪怕只是稍微改變一些,陸家貴覺得他提出這份提案也是值得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