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科技賦能。”第三根手指伸出,“互聯網不會消失,它會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它會深刻改造每一個傳統行業——購物、社交、娛樂、教育、醫療等等。誰能把互聯網技術和傳統行業結合好,誰就能抓住下一波紅利。我們陸氏的飛訊公司,就在做這樣的嘗試。”
他沒有提及任何具體的股票或投資建議,而是從宏觀趨勢入手,條理清晰,觀點明確。臺下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少人在飛快地做著筆記。
“最后,我想特別強調一點,”陸家貴加重了語氣,“那就是對華國經濟的堅定信心。”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的人均gdp還很低,我們的技術比起發達國家還有差距。”
“但請不要忽視我們的規模優勢、我們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以及我們政府推動發展的決心。”
“每五年一個計劃,一屆政府接著一屆政府干,沒有國外多個黨派互相拉后腿的現象。”
“我堅信,未來二十年,華國經濟保持年均5%以上的高速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意味著,我們的經濟總量會翻兩番、甚至更多!”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一個屬于在座每一位年輕人的大時代!”
話音剛落,體育館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陸家貴的演講沒有華麗辭藻,但邏輯清晰,信心十足,尤其是對華國未來的樂觀判斷,極大地感染了在場的年輕學子。
特別是他提到了許多具體的行業,只要進入這些行業工作,就有可能獲得時代紅利。
到了提問環節,氣氛更加熱烈。
一名經濟系的男生搶到話筒:“陸主席,您好!您認為澳門在未來的華國經濟版圖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陸家貴微微一笑:“澳門背靠內地,聯通海外,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除了繼續做強旅游博彩業,完全可以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文化創意產業、以及依托珠三角的科技金融服務業。關鍵是找準定位,與內地優勢互補。”
一名女生問道:“陸主席,您對大學生創業有什么建議?”
“我的建議是,首先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陸家貴回答得很實在,“可以先加入一家優秀的企業學習積累。如果非要創業,最好從你熟悉和熱愛的領域入手,解決一個真實存在的痛點。記住,現金流比商業模式更重要,活下來是第一位。”
又有人問:“陸主席,您如何看待華國有可能加入wto后的挑戰和機遇?”
“如果加入wto成功,挑戰肯定有,競爭會更激烈。”陸家貴坦然道,“但機遇更大。”
“更廣闊的市場,更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會倒逼我們的企業提升競爭力。”
“我對華國企業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有信心,陸氏集團已經做好準備,迎接更開放的全球競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