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貴坐在辦公室里,看著電視里石廣生部長簽署議定書的畫面,心情復雜。
他清楚地知道,入世成功,對華國而是巨大的機遇,也是空前的挑戰。
國門進一步打開,全球化的浪潮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沖刷這片古老的土地。
無數企業摩拳擦掌,準備沖向國際市場,夢想著用物美價廉的“華國制造”征服世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許多企業在國際上吃了不少啞巴虧。
隨著華國正式成為wto成員國的消息確認,國內出口企業的熱情被瞬間點燃。
各相關部門咨詢量在幾天內暴增數倍,許多中小型制造企業主通過各種渠道詢問出口相關的信息和幫助。
然而,好消息背后,陸家貴憑借重生者的先知,知道很快就會有壞消息傳來。
前世,入世初期,大量華國企業由于不熟悉國際貿易規則、不了解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更不清楚某些國家和地區商業環境的復雜性和潛在的信用風險,吃了無數啞巴虧。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市場。
許多印度商人利用合同漏洞、信用證軟條款、甚至是純粹的商業欺詐,收了定金不發貨,或者收了貨物以質量不符等借口拖延甚至拒付尾款,讓無數滿懷希望的華國企業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陸家貴不希望這種悲劇重演,至少,他要盡自己所能,為國內企業提供一層保護傘。
11月18日,陸氏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
陸家貴親自出席,面對臺下眾多的媒體記者,他沉穩地宣布:“為了幫助國內企業更好地適應wto規則,順利開拓國際市場,避免因不熟悉規則和法律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陸氏集團決定,初期投入10億美元,成立‘華國企業進出口權益保護基金’。”
臺下頓時一片嘩然。
10億美元!
又是一個天文數字般的投入!
陸家貴繼續解釋道:“這筆資金,主要將用于贊助國內頂尖高校,如清華、北大、人大、對外經貿大學、政法大學、復旦、南開、上海財經大學等,支持它們的法學、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學等相關專業和科研機構,深入研究wto框架下的國際貿易規則、主要貿易伙伴國的法律法規、行業技術標準、商業慣例乃至當地企業的作風做派。”
“在此基礎上,基金會將搭建一個專業的中介咨詢平臺。任何有出口業務需求的國內企業,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提交他們對目標國家、目標行業的咨詢需求。”
“平臺會根據需求,匹配到最對口的大學研究團隊或權威教授,為企業提供低成本的專業咨詢服務。”
“基金會本身只收取極其低廉的中介費,旨在覆蓋基本運營成本,避免因完全免費而被人惡意騷擾,耗費教授們過多的科研精力。”
陸家貴強調:“這件事情,陸氏集團是貼錢在做,目的純粹是公益性質的,是為了幫助我們的民族企業少走彎路,少交學費,更穩健地走出去。”
消息一出,再次引發轟動。
中央相關部委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對陸氏集團的義舉表示高度贊賞和感謝,稱之為“具有遠見卓識的社會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