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花紅柳綠。貓冬的三女結束了冬眠,在庭院里下棋聽曲兒,她們已經彈不動了,都是李青在彈。以前三女彈琴他聽曲,現在整個反過來了。李青指尖紛飛,撩撥著五弦琴,溫淳的音符歡快地迸發,滋養身心。一曲奏罷,三女從沉醉中回過神,笑吟吟道:“先生的琴技之高超,世間鮮有人能及呢。”“那是,”李青一臉得意,“不說絕無僅有,能達到我這高度的,也不過二三。”紅袖問:“先生要去北伐了是嗎?”“嗯,這是最后一次了。”李青輕聲說,“等我回來,咱們就回金陵,不再過問朝中事宜。”“好。”紅袖笑著點頭。婉靈、憐香亦是喜上眉梢。其實她們并不喜歡北平,只因北平有先生在。……七日后。大軍出居庸關。這次出兵不算多,算上運送補給的士兵共十七萬,作戰兵五萬出頭。朱瞻基和朱棣一樣,是個多疑的帝王,但他沒朱棣的命好,沒有好大兒監國,于是把蹇義、夏原吉、楊士奇等人,一股腦全帶上了。美其名曰是為了帶他們長見識,實則就是防止他們背著自己搞事情。朱瞻基都快三十了,還是沒兒子,不得不有所防備。儲君未立,國本不穩。~正值水草豐美之際,行軍并不算太辛苦。無垠的草原,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一股風來,青青草浪波瀾起伏,蔚為壯觀。蹇義、夏原吉幾人還是頭一次領略此等風光,皆一臉欣然,詩興大發。李青懶得聽他們聒噪,往馬背上一躺,雙耳不聞外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楊士奇瞧著得趣兒,他也效仿李青,結果卻從馬上摔下來,差點被馬蹄踩斷肋骨,再也不敢學了。行軍是枯燥的,這些個文臣沒幾天就從欣欣然,變成病懨懨,整日耷拉著腦袋,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龍輦只有朱瞻基能坐,馬車一輛沒有,只能騎馬。不過,讀書人腦袋瓜子就是靈活,楊榮厚著臉皮在糧運車上一趴,倒也舒坦自在。其他人有樣學樣,一個個跟大爺似的。他們這些人都不年輕了,說是老頭子也不為過,朱瞻基沒上綱上線的計較,有時自己騎馬時,還會把龍輦讓給他們乘坐。這可把一群老家伙感動的不輕。一個小小的舉動,朱瞻基便扭轉了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李青對朱瞻基的帝王心術相當滿意:朱瞻基真是做皇帝材料。他對龍輦并不感冒,他都坐膩了。相比之下,他更喜歡真皮座椅,全景天窗,無死角的領略草原風光。傍晚,安營扎寨。帥營。朱瞻基命人送來酒肉,跟李青吃喝。“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第一次隨大軍出征的時候才十六歲,如今卻臨近而立之年。”朱瞻基感慨。李青深有同感:“是挺快的,記得我第一次隨軍出征,是跟太宗一起,那時他比你還年輕許多,二十出頭的年紀……”巴拉巴拉……朱瞻基無語,完全插不上話。逼格瞬間升上去了,顯得他很幼稚。吃喝過后,朱瞻基問:“我估計這場仗很難打起來,你有沒有妙計?”“呵呵…你著相了。”李青伸了伸懶腰,“我們來不是打仗,而是展示武力,讓草原上的諸部落知道,大明新皇也是個善戰的武皇帝,從而在心理上,削弱他們的侵略欲望。”李青抿了口酒,“正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戰爭的本質是為了達到目的,能不動刀兵達到目的,才是上上之選。”“我明白。”朱瞻基遺憾道,“不過要是能打個漂亮的大勝仗,那才是功德圓滿呢。”“你不過是好大喜功罷了。”李青毫不留情地揭穿,哼道:“打仗是要死人的好不好?”朱瞻基:“……哪個皇帝不想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想想也不成?”“隨便你想,夢里啥都有,跟秦皇漢武較高低都成。”李青搖頭失笑,坐起身,“我回去睡了。”“青伯。”“嗯?”“這次過后,你真要走?”“嗯。”朱瞻基嘆道:“你能陪太祖、太宗,仁宗走完,為何不能陪我走下去。”“因為我也有自己生活。”李青認真道,“還因為你讓我很放心。”“我可以理解你這是在夸我嗎?”李青笑著點頭:“我就是在夸你。”……朱棣留給草原部落的陰影太大了,明軍所到之處,各部落要么望風而逃,要么前來拜見,根本不給朱瞻基打他們的借口。倒是蹇義、楊士奇一群人,個個干勁兒滿滿,非要雞蛋里挑骨頭,建立功勛。不過,他們的提議全被朱瞻基否了。不講道理的開戰,只會讓草原各部落抱團,于大局而并無好處。朱瞻基是個很理性的人,他自己也想建功,但并不會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大局。大軍一路行來,頗為順利。瓦剌首領脫歡得到消息,親率部將迎出百里前來拜見。帥營里。朱瞻基接見了脫歡,以及他的部將,語親熱。脫歡對大明新皇也是極盡巴結,跟大明做貿易后,他真香了。草原上的人視劫掠為天經地義不假,但那是因為資源不夠,不得已而為之。能和和氣氣的做生意,不用把頭別在褲腰帶上討生活,他們自然求之不得。“韃靼近年來,可有侵擾瓦剌?”朱瞻基問。脫歡拱手道:“仰賴皇帝陛下天威,韃靼并未對瓦剌動兵,不過……”“但說無妨。”“他們現在的隱形勢力非常大。”脫歡憂慮道,“韃靼自詡草原正統,他們的號召力很強,現在很多部落都投效韃靼部,一旦韃靼發難,瓦剌恐難應對。”“呵呵……是嗎?”朱瞻基看了李青一眼。在外族面前,李青必須得給他面子,于是接道:“順寧王過其實了,投靠和被吞并完全是兩碼事;各部族是迫于壓力才投靠韃靼,這種從屬關系相當薄弱,真到了韃靼、瓦剌刀兵相向之時,他們只會敬而遠之,絕不會主動卷入其中。”脫歡老臉一紅,這些他自然明白,不過是想拖大明下水,再不濟加大貿易也好。“永青侯之有理,但韃靼樹大根深,也不得不防啊!”李青笑笑不說話。一旁的蹇義等人,倒是想插上兩句,但空有一身才學,奈何對關外局勢并不了解,怕弄巧成拙,只得閉口不。朱瞻基想了想,“你有何打算?”脫歡拱了拱手,試探著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想立一個成吉思汗后裔當傀儡大汗,從而掌控草原上的話語權?”朱瞻基一針見血。嘶~這位大明新皇帝好生精明,不亞于永樂分毫……脫歡心中一凜,臉上賠著笑,“皇帝陛下英明,小臣這么想,也是為了幫助大明,更好的對抗韃靼。”頓了頓,補充道:“當然,具體如何做,小臣都聽皇帝陛下的,您讓小臣做,小臣就做,您不讓,小臣就不做。”他的姿態很低,怕惹惱了這位大明新皇,生意沒得做。誰料,朱瞻基想都不想,“好啊!”就這么答應了?脫歡都懵逼了,但很快被狂喜代替,納頭便拜:“謝大明皇帝陛下!”蹇義等人見狀,想要出阻止,卻被朱瞻基一眼瞪了回去。朱瞻基笑吟吟道:“光是立一個傀儡大汗,恐難以和韃靼抗衡,朕有禮物送你!”(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