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瓊州,氣候已經開始隱隱有些炎熱,可百姓卻還在加緊工作之中,這是由于瓊州和北方的反季節高產期。
對于北方來說,一年之中最高產的季節在四月份到十月份,過了十月,氣候開始寒冷,無論是工人還是百姓,都無法開工。
而對于瓊州來說,最高產的時間段反而是在十月到四月這段時間,因為瓊州氣候炎熱,一入六月,全島就會進入高溫階段。
在這種溫度下,沒有人敢頂著烈日生產,大多百姓都是白天睡覺,晚上氣候稍微涼爽了一些,才會起來趕工。
不過今年的四月,瓊州百姓迎來了一種新事物——電風扇,一種通過電力驅動,扇出涼風的神器機械。
而這源于長達一年的電力普及運動,在去年三月,瓊州化工廠合成了塑料,并且在短短數月之后投入使用。
這讓瓊州電力的普及有了現實基礎,從第一條電纜開始,瓊州電力成了瓊州公司的新貴,短短數月之間,一直在新建廠房,打造新型電力流水線。
電力的出現,使流水線的效率變得越發恐怖,在今年二月份第一條風扇流水線建立之后,每天的產出效率,便是普通工廠的五倍以上。
這使得瓊州用電量開始激增,于是更多的火電廠投入了使用,三座火電廠讓瓊中整體發電量達到十二萬千瓦左右。
這種發電量說多不多,說少卻也不少,在瓊州初級的變電輸電技術推動下,能供給約莫三萬臺小型電風扇的運行。
于是瓊山率先開始普及電扇,第一批供應的電扇以軍工廠、瓊王府、各大工廠為主,投入了八千臺電風扇。
這些電扇的出現,頓時引起了瓊州百姓的好奇心,同樣也在刺激著來自大明朝的各種商人和投資客。
眼見瓊州出現了新事物,百姓最想要的,自然是趕緊普及電力,而投資客則是看到了其中利益,開始重金投資電力公司。
這使得瓊州電力剛一上市,市值就開始瘋狂增長,得以雇傭大量工人新建更多的廠房。
在電風扇工廠之后,瓊州電力開始主攻輸電所、電燈等產業,短短三個月之內,憑借電力能源,就獲取了超過十萬貫的收入。
大量的訂單,倒逼著瓊州電力開發更多的銅礦,所以在年剛過完,瓊州的礦工就已經進入了呂宋進行礦產開發。
到了四月的現在,呂宋島上接連開采了十二處銅礦,每日都能穩定供給大量生銅用于瓊州的生產制造。
這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瓊州正在開始一場新的變革,而在這過程中,有心人突然發現,自從一月開始,瓊州軍隊調動變得越發頻繁。
先是瓊州第二旅直接外駐,隨后瓊王府發布告示,開始招募新軍,這一次招募的新軍人馬,足有兩萬人。
看著此狀,有心人便知道,瓊州將會有大動作了,但只有真正知道內情的人才清楚,瓊州的大動作早就已經開始進行了。
因為年初之時王直提出了資金緊張的問題,讓朱高燨意識到了開發澳洲的時機已經來到。
由是自一月起,朱高燨就讓張軏領軍,直接進駐了琉球,開始對琉球各島嶼的青壯力掠奪。
之所以會選琉球,自然是因為朱高燨熟知歷史,他很清楚,此時的琉球正是中山國崛起的時候。
在歷史上,中山國將會尚巴志的統領下,攻占山南,并且在幾年后,攻占山北,使琉球變成一個統一王朝。
這,并不符合瓊州的利益,唯有一個分裂的琉球,才能給瓊州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反之,則會出現大規模抵抗勢力。
因此,朱高燨的目的,就是扶持山南作為傀儡,以幫助山南抵抗外敵的名義,來獲取大量勞動力。
而他的想法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此時的山南國早已無法抵抗中山國的尚氏王朝,眼見瓊州軍到來,就割讓了港口,作為瓊州軍的進軍基地。
兩方聯合進軍之下,大敗中山國的尚氏王朝,隨后兩軍一路北上,瓊州軍隊秋毫不犯,卻讓本地土人四處劫掠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