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之后,李泰的危機感更大了!
他雖然心高氣傲,一向自詡才華橫溢,但此時不得不承認,他與他這位二哥李逸相比,差得確實有點遠!
就李逸為朝廷做的這些事,沒有一件是他有能力做到的。
或者說,不光他做不到,就算是朝堂很多大臣,都做不到。
“他怎么能這么厲害?”
李泰看著李逸,眼中滿是疑惑不解。
李逸也沒比他大幾歲,并且一直生活在民間,怎么就比他厲害這么多了?
同樣是皇子,憑什么李逸如此優秀?
這不合理啊!
感受到李逸壓力的,不止是李泰,還有李承乾等人。
“太子殿下,二皇子才華橫溢,已經為朝廷立下了這么多功勞,臣建議您與二皇子交好,如果能得到二皇子的支持,您的儲君之位就將無人能動搖!”
杜荷低聲對李承乾說道。
他與李承乾的左右四周,都是自己人,他也不擔心被外人聽到。
李承乾點了點頭,沒有回話。
拉攏,他肯定是要拉攏的。
只是,不知道李逸會是什么想法啊?
看到李逸還沒回歸皇室,就已經為朝廷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勞,他這個太子,壓力很大啊!
希望他這位二弟,不是野心勃勃之輩吧。
否則的話,他的太子之位,真不一定穩當。
李承乾心中很清楚,雖然他是嫡長子,擁有天然的繼承優勢,如今也是太子,但在朝堂之上的支持者,并非絕對多數。
究其原因,就是不少朝臣認為他的能力不如李泰。
甚至,連他的父皇,都更寵信李泰。
而如今,李逸已經用這些功勞證明,其能力遠遠強過李泰,也強過他。
并且,如同李泰一樣,他也看出來了,他的父皇對李逸很是寵愛。
“突然多了這么一個厲害的二弟,也不知是好還是壞?”
李承乾很惆悵。
他就想穩穩當當的當太子,然后繼承大位,怎么就這么難呢?
與李承乾以及太子黨、李泰以及越王黨這兩方不同,殿中其余文武群臣卻是單純的高興。
李逸為朝廷立下的這些功勞,他們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如今被李世民統一列舉出來,他們才驚覺,原來二皇子殿下已經為朝廷立下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功勞。
能有這樣一位能力出眾的皇子,實在是大唐之福!
便在此時,魏徵高聲說道:
“二皇子殿下的才能可不止于此!”
“瘦金體這一新書體,是二皇子殿下發明的。”
“《清平調》、《把酒問月》、《無題·春蟬到死絲方盡》這些詩,都是二皇子殿下寫的。”
“還有咱們今日喝的五糧液,是二皇子殿下釀造出來的。”
“最近風靡長安的香水,也是二皇子殿下發明。”
聽著魏徵不停向眾人講述李逸的諸多成就,程知節懊惱得一拍大腿:
“可恨!被魏老頭搶先了!”
他本來也打算替李逸在眾人面前進一步揚名的,可惜動作沒有魏徵快。
正在懊惱間,程知節聽見魏徵最后又說了一句:
“對了,小女魏淑玉出的‘寸土為寺,寺旁詩,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這一上聯,也被二皇子殿下對出了下聯。”
聽到這句話,程知節怒了。
這個魏老頭,不講武德啊!
他女兒魏淑玉進行“對聯招婿”一事,當初在長安城可是有過一陣熱鬧,很多朝堂中人都知道。
魏老頭現在突然說出這件事,分明是在暗示眾人二皇子殿下與他女兒魏淑玉有情。
“魏老頭也太狡詐了!文官就是心眼多!”
程知節很不爽的在心中蛐蛐魏徵道。
“不過沒事,最后還是得看二皇子殿下更喜歡誰。”
事已至此,程知節只能在心中這么自我安慰了一句。
除開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之外,程知節算是對李逸最為了解的人。
李逸的這些成就,他之前便已經全都知道了,該震驚的,當時都已經震驚過了。
所以,他此時聽起來,就還挺平靜的。
但是,對于此刻殿中那些對李逸的事跡之前一無所知,或者知之不多的人來說,李逸的這些成就加在一起,直接令他們驚為天人!
“二皇子殿下太厲害了!全才啊!”
“二皇子殿下博學多才到如此地步,真是不可思議!”
“天縱奇才!二皇子殿下真是天縱奇才啊!”
“我大唐能得二皇子殿下,真是天佑大唐!”
“……”
殿中稱贊李逸的聲音此起彼伏。
要說這些夸獎,有沒有因為李逸是二皇子而故意吹捧的成分呢?那肯定是有的。
但更多的,還是真心佩服李逸。
畢竟,李逸的成就是實打實的。
把李逸已經做出的成績加起來,說一句天縱奇才完全配得上!
李承乾與李泰聽著這些夸贊,心里越發不是滋味了。
他們完全無法想象,一個人怎么能博學多才到這么瘋狂的地步?
同為同胞兄弟,這讓他們怎么去跟李逸比?
能力才華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
兩人再進一步想,萬一李逸要參與奪嫡的話?會對他們造成多大威脅?
光是想一想,兩人就覺得不寒而栗!
給兩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兩個幼童在搶一個東西,然后一個大人走過來,啪啪兩巴掌把兩個幼童扇到一邊,把東西搶走了。
這就是此時李逸帶給他們的壓迫感!
當然,有壓力歸有壓力,奪嫡不是請客吃飯,如果到時候李逸真要有這樣的心思,兩人也不會坐以待斃。
面對殿中此時的情況,李承乾與李泰很心慌,但李世民卻是喜聞樂見。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李逸今天以皇子身份的亮相,比他想象中還要完美。
想到這里,李世民贊賞的看了魏徵一眼。
魏徵雖然平時經常直進諫觸怒他,但是今天這事,不得不說干得漂亮!
李逸自己聽著這些對他的夸獎,臉上很平靜,整個顯得淡定無比。
甚至,他最后還站出來謙虛了幾句。
這這一番表現,讓李世民以及殿中群臣對他愈發認可,認為他這叫做謙虛有禮,大將風度!
隨后,盛宴進入了吃喝玩樂環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