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隋文帝開皇三年開始,朝廷就廢除了鹽鐵官賣政策,開始允許百姓經營鹽鐵。”
“不論是冶鐵,還是制鹽,都是以民間為主。”
“而這個民間,并不是民間的普通百姓,而是門閥世家!”
“也就是說,鹽鐵這兩個暴利行業,早就已經被門閥世家控制了。”
“朝廷想要實行鹽鐵專營,那就是要從門閥世家手里強行搶錢,必然會遭到門閥世家的瘋狂反對。”
“以大唐目前的情況,為了朝堂穩定,還不能推出鹽鐵專營。”
李逸換了一個稍微委婉的說法。
但歸根結底,還就是李世民沒辦法在保持朝堂穩定的情況下,擺平所有的門閥世家。
如果鹽鐵生意只是涉及一兩家門閥世家,那李世民自然不會有所顧慮。
但問題是,因為鹽鐵生意,尤其是制鹽的生意,太暴利了,所以許多門閥世家都涉足其中。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如果朝廷要實行鹽鐵專營,要面對的,就是等眾多門閥世家的聯手反對。
其中,就包括關隴門閥與山東士族這兩股最大的朝堂勢力。
雖然這兩者是對頭,但面對鹽鐵這兩種關乎兩者利益的暴利生意,他們一定會拿出共同的態度。
甚至,就連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都得跳出來反對。
因為長孫氏是大唐的冶鐵行業巨頭之一,冶鐵生意是長孫氏的重要收入來源。
說得直白一點,李世民要是在朝堂上提出這事,估計絕大多數官員都會反對。
沒辦法,朝堂之上,出身庶族或者平民家庭的官員,還是太少了。
總之,大唐朝廷如今不實行鹽鐵專營,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什么不與民爭利,都是借口而已。
都是門閥士族用來賺大錢的生意,哪來的民?門閥士族也能叫民?
聽完李逸這一番話,李世民確認了,李逸確實很清楚其中的內情。
然后,一股惱意涌上心頭。
“你既然知道得這么清楚,為什么還讓我實行鹽鐵專營?”
“難不成,是故意用這件事來消遣我?嗯?”
李世民瞇著眼睛盯著李逸,語氣不善地說道。
要是接下來李逸不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就會讓李逸知道什么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看李世民有發毛的趨勢,李逸趕緊開口擺手道:
“阿耶,我哪敢消遣你。”
“我提鹽鐵專營的事,是有原因的。”
“朝廷雖然不能強行推行鹽鐵專營的事,但是可以用正規的商業手段把生意從門閥世家手中搶過來。”
“如此一來,朝廷既可打壓門閥世家,又可增加收入,豈不是一舉兩得?”
“此事哪有你說得這么簡單?”
李世民搖了搖頭,然后解釋道:
“門閥世家從事制鹽生意多年,許多鹽場都在門閥世家手中,并且最好的制鹽方法也在他們手中,想要從他們手中搶生意,太難了。”
說完,李世民嘆了一口氣。
以前他也想過興辦官鹽,但是確實競爭不過門閥世家們的私鹽。
看著叫難的李世民,李逸笑了笑,開口道:
“阿耶,如果我有辦法制造出更好的鹽,并且成本連門閥世家制鹽的一半都不到。”
“你還會覺得此事難嗎?”
“此事當真?”
李世民激動地一下站了起來。
“當然當真!”
李逸沒有半點猶豫,斬釘截鐵地回道。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李世民更激動了:
“好!”
他不懷疑李逸在說大話。
因為李逸之前已經發明了諸如活字印刷術、曲轅犁等很多東西,他相信李逸有這個能力。
便在這時,李世民聽見李逸問他道:
“所以,阿耶你要不要與我合作做這門鹽生意?”
聞,李世民愣了一下:
“你不是要把制鹽方法貢獻給朝廷,而是要跟朝廷合伙做鹽生意?”
以前活字印刷術、曲轅犁等,都是李逸無償奉獻給朝廷的,他還以為這一次也一樣。
沒想到,李逸居然是要跟朝廷合伙做這門生意。
李逸裝出一副很是驚訝的模樣,反問道:
“阿耶,你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這可是賺大錢的生意,我怎么可能白送給朝廷?”
“要不是為了替阿耶你分憂,這生意我自己就可以做,連跟你合作都沒必要。”
李逸這一番回答,很是義正詞嚴。
開玩笑,制鹽在古代,可是絕對的暴利生意!
他記得,在唐朝后期,朝廷每年的榷鹽收入達到了600萬貫。
在最巔峰的時候,號稱“天下財賦,鹽利居半”,也就是說朝廷一半的財政收入來自于榷鹽。
這足可見制鹽生意的暴利程度。
他要不是當朝二皇子,未來的楚王,制鹽這事他肯定自己不干,大概率會在合適的時機把制鹽方法獻給朝廷,以便謀取更好前程。
原因很簡單,惹不起那么多的門閥世家。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可是堂堂皇子,沒必要通過獻寶的方式給自己刷前程了,也不用擔心門閥世家跟他耍一些陰暗的手段。
所以,像制鹽這么暴利的生意,他肯定不愿意白白送給朝廷。
難得在華夏古代王朝遇上一個沒有鹽鐵專營的朝代,他不賺這份錢,說得過去?
聽李逸這么說,李世民冷哼一聲:
“哼!你好歹是皇子,怎么跟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一樣,就只惦記著賺錢?”
“皇子也得賺錢啊,不賺足夠的錢,我連未來的王府侍衛都養不起。”
李逸絲毫不覺得希望賺錢有什么不對。
接著,他又對李世民說道:
“錢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那就錢不夠!”
“不管對個人,還是對朝廷,經濟問題始終都是最重要的問題。”
“阿耶,你要是會賺錢,朝廷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李世民一聽,不得不承認李逸說得有道理。
朝廷要是有足夠的錢,確實做什么事都會順暢很多。
而且李逸回宮出閣之后,以后確實用錢的地方很多。
而朝廷給皇子的錢糧,是有定數的,不能違背規矩。
所以,李逸想要多賺錢,也分合理。
并且也沒有硬逼著李逸把制鹽法白給朝廷的道理。
再說,跟李逸合作,朝廷也能賺到很多錢,也是大好事。
想到這里,李世民開口問李逸道:
“那你說說,你想怎么跟朝廷合作?”
李逸搖搖頭:
“阿耶,你說錯了,不是跟朝廷合作,是你合作。”
“跟朝廷合作,賺的錢得進國庫,但跟你合作,賺的錢就進的是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