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水災波及多個州,毀田三萬余頃,溺亡者兩千余人,流民數萬……”
看著奏折之中匯報的情況,李逸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屬于是特大洪澇災害啊!
放在眼下的大唐,確實是很棘手、很麻煩的事。
難怪李世民會一臉愁容。
看完奏折之后,李逸在心中思索片刻,正打算開口說話的時候,房玄齡與魏徵來了。
李世民看到兩人到來之后,不等兩人行禮參拜,便讓李逸把河南道的急報遞給了兩人。
“河南道發生了這么嚴重的水災!”
兩人看完之后,也是臉色大變。
見兩人已經看完奏折,李世民沉聲開口道:
“兩位卿家,我召你們前來,就是為了商議賑災之事。”
接著,他又轉頭看向李逸,“你既然來了,也參與一下吧。”
“好。”
李逸點了點頭。
隨后的時間里,幾人圍繞救災的事,開始了商議。
本著尊老愛幼的原則,李逸最開始的時候,并不怎么發表意見,主要是聽李世民與房玄齡、魏徵討論。
直到聽完三人商量好的賑災措施之后,李逸開口提醒了一句:
“父皇,大災之后必有大疫,除了救災之外,也得注意災后防疫才行。”
“災后防疫?什么意思?”
李世民等人有點懵。
他們的這種反應倒也不奇怪,畢竟華夏古代是沒有系統化的災后防疫觀念的。
李逸看著三人茫然的神情,便當下清了清嗓子,語氣鄭重地開口:
“父皇、房相、魏相,水災不僅沖毀家園、淹沒田地,更會成為滋生傳染病的溫床。”
“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大規模疫情,到時候病死的人肯定比溺亡的還要多!”
“因此,朝廷在災情發生后,必須想辦法阻止疫病滋生傳播,避免更多人因疫病喪命。”
“這就是災后防疫!”
聽完李逸這番話,李世民等人震驚無比。
“真有這么嚴重?”
房玄齡臉色凝重的問李逸道。
倒不是他覺得李逸是在危聳聽,只是事關重大,他必須要確認一下。
李逸點了點頭,沉聲回道:
“如果不進行災后防疫,問題只怕會比我說的更嚴重!”
李逸真不是在嚇唬李世民等人。
事實上,在華夏古代,洪澇災害之后,基本上都會有很多人死于各種傳染病。
那為什么災后預防傳染病這件事沒有被人重視呢?
因為沒有現代病菌學觀念,不知道這些傳染病產生的原因,所以自然不會把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
李逸想了想,決定盡量用李世民等人聽得懂的話,給他們簡單科普一下病菌學知識。
“父皇,房相、魏相,你們有所不知,被洪水浸泡過的土地,會滋生大量‘看不見的毒蟲’。”
“這些毒蟲小到肉眼無法分辨,卻能通過空氣、水源、食物鉆進人的身體,讓人患病。”
“看不見的毒蟲?”
魏徵眉頭皺起,捻著胡須追問:
“楚王,世上真有這般詭異的東西?”
“真有,這種‘毒蟲’名為病菌,雖無法被我們用眼睛看見,卻真實存在著。”
李逸鄭重無比地回道。
想了想,他接著解釋道:
“我舉個例子,夏日里食物放久了會發霉,便是病菌在作祟。”
“而水災之后,溺亡者的尸體、牲畜的糞便、腐爛的草木都成了病菌的溫床。”
“一旦混入水源、附著在食物上,流民誤食誤用,便會大規模染病。”
“并且,染上的病,還會是多種多樣的。”
頓了一下,李逸開始一一列舉:
“比如痢疾,得了此病,不出三天就會上吐下瀉,最嚴重的情況一天能拉十幾次,人很快就會脫水而死。”
“再比如霍亂,這種病比痢疾更兇險,染病后上吐下瀉如同噴濺,半天之內就能奪走性命。”
“還有瘧疾,此病會讓人忽冷忽熱、渾身酸痛,拖上半個月,再強壯的人也會被拖垮。”
“除此之外,還有傷寒、鼠疫等多種疫病。”
聽著李逸列舉的這些疾病,李世民、房玄齡,魏徵這三人雙目圓睜,震驚無比。
他們是真不知道,洪澇災害會帶來這么多可怕的疾病。
然而,令三人更震驚的,還在后面。
就聽見李逸繼續開口道:
“這些疾病,除了會給病人帶來很大傷害之外,還具備極強的傳染性。”
“拿霍亂來說,此病傳播極快,一個流民染病,若不及時控制,很快就會傳染給其他人,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萬。”
“到時候,數萬災民都染上了病,肯定會死很多人。”
“父皇,房相、魏相,你們想想看這種情況,可不可怕?”
李逸看向李世民三人,沉聲問道。
李世民三人沒有回答,但他們那越來越凝重的臉色,已經替他們給出了答案。
但,李逸還沒說完。
“更可怕的是,這些傳染病有潛伏期,染病初期看不出任何癥狀,等發現的時候,病菌早就悄悄傳開了。”
“到時候,整個河南道發生大規模疫情,負責賑災的官吏與士兵也會染病,人心惶惶,誰還有心思賑災?”
“而流民一旦得不到妥善安置,他們為了謀生路,就會四散而去。”
“如此一來,河南道的流民,就會把這些疾病傳到汴州、洛陽,甚至蔓延到長安!”
“等出現那樣的情況,朝廷的麻煩就大了,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解決問題。”
李逸的聲音,帶著一絲沉重。
“竟有這般可怕?”
李世民的眉頭擰成一團。
他只是在腦海中設想了一下李逸描述的這些情況,就覺得太恐怖了。
真要到了那一步,大唐的損失就太大了!
“絕不能讓這種事發生!”
李世民心中下定了決心,然后他看向李逸:
“你既然知道這些危害,那可有應對之法?”
“自然是有的。”
李逸點頭回道。
聽到這個答案,李世民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快說!”
一旁的房玄齡與魏徵,也雙目緊盯李逸,等著李逸講述應對之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