崻我去你家找你的時候,聽說你被萬年縣的捕快帶走了,心中著急,就趕緊過來看看。”
“逸兒,究竟是出什么事了?現在沒事了吧?”
長孫皇后帶著關切之意,假裝一無所知地問道。
雖然她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很清楚,但她不能表現出這一點,必須要這么問,才符合她現在的身份。
不過,她追問事情是假,關心李逸卻是真的。
李逸盡管沒有受到任何身體上的傷害,但卻實實在在被帶到了公堂之上審問。
這是李逸之前從未有過的經歷。
再上李逸不過才十五歲,遇到這樣突如其來的事,也許心中會感到恐慌。
故而,長孫皇后才會有所擔憂。
可長孫皇后不知道的是,李逸的身體雖然確實才十五歲,但靈魂卻是一個后世現代社會的成熟男人。
就這點小場面,半點也嚇不到他。
“沒事,就是有人誣告我而已,百騎已經查明真相,所以我沒事了。”
李逸輕描淡寫地對長孫皇后說道。
至于這誣告案的更多細節,比如這件事其實是萬和商會勾結萬年縣令制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奪取他手中的五糧液釀造方法等。
他沒有告訴長孫皇后。
因為他在他此時的認知中,長孫皇后就是嫁給他秦叔的孫姨娘,沒有什么背景。
所以,將此事告訴孫姨娘也沒用,反而會讓孫姨娘平添許多擔憂,李逸覺得沒必要。
看見李逸確實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影響,長孫皇后也放下心來。
“逸兒,現在回家嗎?”
長孫皇后開口問道。
要是李逸此時回家,她打算跟李逸一起走。
至于李世民,就留在萬年縣衙為李逸出氣。
聽到長孫皇后的問題,李逸搖頭道:
“孫姨娘,我先不回家,得去一趟宿國公府。”
“這一次百騎能及時趕到幫我脫困,是宿國公出的力,我得去向宿國公道謝。”
長孫皇后聽完,整個人都懵了。
李逸怎么會把功勞算在程知節的頭上?李逸是怎么想的?
這分明是李世民與她安排百騎在暗中保護李逸。
不行,這功勞可不能讓程知節撿了去。
“逸兒,姨娘雖然只是民間百姓,但也聽說過,百騎是天子近衛軍,不是宿國公有能力調動的,所以百騎出面幫你這件事,應當不是宿國公做的。”
長孫皇后開口提醒李逸道。
李逸擺了擺手,回道:
“姨娘,你有所不知,我認識的人之中,愿意幫我又有這個能力的,也就是只有宿國公了。”
“所以,肯定是宿國公出手相助了,是他去請求了當今陛下,才會有百騎出面。”
“啊這……”
長孫皇后張大了嘴,想說點什么,又不知道說什么好。
站在李逸的角度,這樣的推測太合情合理了。
但問題是,真相不是這樣的。
“算了,等以后逸兒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就知道是誰在幫他了。”
長孫皇后也不糾結這事了。
既然李逸要去宿國公府,那她自然不方便跟著去了。
隨后,長孫皇后又叮囑了李逸幾句之后,便讓他離開了。
……
另一邊。
萬年縣衙的后堂。
幾乎在李逸遇上長孫皇后的同一時間。
萬年縣令周文淵已經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他打破腦袋也想不到,李君羨要帶他見的人,竟然是當今陛下!
方才進入后堂,在李君羨開口說出那一句“啟稟陛下,萬年縣令周文淵帶到”的時候,他就身體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不是傻子,百騎定性為誣告,陛下親自出面,這一看事情就不簡單啊!
甚至,周文淵有一種預感,他這次真的要倒霉了。
“周文淵,說說吧,事實究竟是什么樣的?除了萬和商會之外,還有沒有別人授意你做出誣告之事?”
李世民看著周文淵,冷冷地問道。
他之所以會親自出面審問此人,就是想調查清楚誣告李逸一事,是萬年商會自己的主意,還是得到了滎陽鄭氏的授意?
此時,周文淵心中已經沒有半點僥幸心理,實話實說道:
“臣不敢隱瞞陛下,此事是萬和商會大掌柜鄭雄一手策劃的,臣只是奉京兆尹韋大人的命令配合行事。”
頓了一下,他試圖為自己辯解道:
“此種徇私枉法之事,本來臣是萬萬不敢做的,但上官韋大人有令,臣不敢不聽從!”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個時候,他也不怕得罪京兆尹韋慶植了。
把主要責任推給京兆尹韋慶植這個頂頭上司,那他的罪責就會小很多,受到的懲罰,也就會輕一些。
再說,他說的也是事實。
他與李逸無冤無仇,為什么要配合萬和商會陷害李逸?
那當然是因為這是京兆尹韋慶植交代給他的任務,絕不是因為萬和商會給他送了錢。
“韋慶植也參與到此事中了啊。”
“看來,這一次朝李逸動手,是滎陽鄭氏的授意了。”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道厲色。
京兆尹負責主管長安地方事務,也算是朝廷大員了。
這樣的人物,光是萬年商會出面,自然是不可能讓其配合的。
只有滎陽鄭氏出面,才有可能讓京兆尹韋慶植愿意合作。
但,韋慶植不可能無緣無故就答應滎陽鄭氏的要求。
李世民覺得,后面有必要讓百騎再好好查查,韋慶植與滎陽鄭氏之間,有沒有什么私下的交易?
或者說,京兆韋氏與滎陽鄭氏之間,有沒有什么勾連?
從周文淵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李世民也懶得跟周文淵多廢話了,直接讓李君羨將其關入大牢。
等回頭查清楚此人還有沒有犯別的罪之后,再行定罪判決。
還有那個捕頭與幾名捕快,也是同樣的處理。
如果有別的罪,那就數罪并罰,殺頭抄家。
如果沒有別的罪,那就直接流放偏遠之地。
至于萬和商會的大掌柜以及那個萬和商會的東市掌柜,這兩人作為主謀,自然是死罪難逃!
這些小螻蟻,隨手就可以處理。
對于京兆尹韋慶植,以及滎陽鄭氏,李世民放在后面來懲處。
因為不能暴露李逸的二皇子身份,所以單憑這一次的案件,想要嚴懲這兩者,有點麻煩。
但如果只是小懲,李世民自己心中又不爽。
所以,他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替李逸好好出一口氣?
隨后,李世民下了一道命令,讓萬年縣的縣丞暫代縣令之位后,便離開了萬年縣衙。
與長孫皇后會合后,聽說李逸為了感謝程知節出手相助而去了宿國公府,李世民整個人都不好了。
事情都是他做的,功勞全被李逸算給了程知節,這公平嗎?這合理嗎?
這一刻,李世民心中不爽極了。
“程知節要是敢貪墨朕的功勞,朕饒不了他!”
李世民在心中憤憤不平地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