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回到驛站的時候,商隊補給完糧草,準備離開了。
“大人,這是咱們驛站的第一筆收入啊。”
等商隊離開后,朱三一臉開心地掏出一個錢袋。
“收入?什么收入?”
“商隊在咱們這又吃又住,還補充了糧草,當然得給錢啊?一共十貫呢。”
“什么!十貫!咱們驛站不是免費嗎?”
十貫都能買兩頭驢了。
“大人你又沒認真看手冊,咱們驛站只對持有朝廷文件的官員和辦公人員免費,商隊是收費的。”
“等等,那也不對啊,他們昨天就住了一晚,今天糧草我看沒要多少,就十貫?他有病啊,非得在驛站住,去客棧不香嗎?”
聽到朱三的話,蘇木立馬就找到漏洞,驛站這么貴,別人憑什么來你這住,客棧服務又好,價格也便宜。
“大人,我大唐律法有明文規定,非大唐人士不允許入住客棧等私人經營場所,只能入住官府開設的驛站。”
“我草,牛逼啊,不愧是大唐,這買賣厲害。”
蘇木感覺自己找到了賺錢的新世界,也就是說,只要是外國人,都只能住驛站,在驛站,吃要給錢,主要給錢,補充糧草要給錢,還要收貨物管理費,這簡直就是在搶錢。
“大人,別想了,咱們清風驛位置不行,這也是對方第一次來大唐迷路了,不然這種好事,一年都遇不上一次。”
“嘿嘿,沒人來,咱們就想辦法讓他們來啊。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
蘇木整晚都在想怎么讓外國商隊走清風驛這條線。
他在系統商城兌換了一份這個時期的地圖,雖然不一定很準確,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這個時代的外國商隊,來大唐肯定是直奔長安,清風驛在長安的西南西方,所以只能考慮西方的商隊。
從地圖上來看,西方來的商隊不論是哪個國家,都選擇走的另外一條線路,那天線路的路更好走,而且更平坦,會節約很多時間。
反觀清風驛,不僅多山,因為不是交通要道,所以路也很爛,換做蘇木是商人,他也不會選擇走這條路。
“總不能修一條直達長安的水泥路吧。”
其實這是個解決方案,但是根本就不可行,首先水泥現在還沒弄出來,其次,要從清風驛修一條水泥路到長安,除非是朝廷出面,否則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蘇木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只能一直盯著地圖,結果還真被他找到一條生路。
“涪江?”
地圖上的涪江,原來是一大唐最北邊然后南下,沿途會經過長安和清風驛,最后到最南端的出海口。
“陸路走不通,就走水路啊。”
在古代,陸地運輸能力遠遠比不上水路,水路不僅速度快,裝載量也大,費用更便宜。
。。。。。。。。
第二天一早,外面還飄著雪花,蘇木卻等不及來到涪江。
此時的涪江大部分支流已經被凍住了,但是主河道依舊水流湍急。
“這簡直就是天然的運輸航線啊。”
觀察了半天,蘇木終于得出這個結論,臉上大喜。
回到驛站叫來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