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個億?”
“幾十個億里有幾分錢是干凈的?”
“而且你那不叫損失了幾十個億,只是少賺幾十個億。”
“賺到手的錢,再賠出去,那才叫損失,你都還沒賺到呢,損失什么?”
申正道說道。
“可我就是舍不得。”
“更何況,事情還沒走到那一步。”
對于申建源來說,六株保健品公司不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雞,而是一個全部的雞都能下金蛋的養雞場。
別說徹底關停了,就算停上十天半月,他都接受不了。
也正因為如此,當初洪都都市報記者丁向前,惹上他的時候,他才會快刀斬亂麻,讓絡寧縣公安局,把丁向前抓到了絡寧。
奈何絡寧縣公安局的刀,不夠快,根本沒有斬干凈,這才有了眼下比較被動的局面。
但被動歸被動,局面還是可解的。
“沒有走到那一步?”
“那你告訴我,下一步怎么走?”
申正道問道。
“我問過絡寧縣的縣長魏曉陽了,丁向前的事都過去這么長時間了,突然間,又被翻出來,這里面有一個關鍵人物。”
申建源說道。
“關鍵人物?”
“誰?”
申正道眉梢挑動。
“就是那個青山的網紅宋鄉長。”
申建源回答道。
“宋思銘?”
退休后,申正道的主要時間,都用在看書看報看新聞上,宋思銘第一次出現在江北日報上的時候,申正道就知道宋思銘了。
后來,宋思銘的名氣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新媒體渠道爆發后,申正道看到宋思銘的機會就更多了。
畢竟,他也是用手機的。
“宋思銘跟這件事有什么關系?”
申正道問申建源。
“法治周刊那篇報道出來前,宋思銘曾經作為中間人與絡寧縣溝通,希望絡寧縣能夠復核丁向前的案子。”
“考慮到宋思銘的影響力,絡寧縣準備處理兩個民警,再把六株公司的公關總監推出來。”
“但這個處理方案,宋思銘并不滿意。”
“然后,就有了法治周刊的報道,以及后續短視頻平臺上的大量轉發。”
申建源講述道。
“你的意思,事態發酵是宋思銘刻意推動的?”
申正道皺起眉頭。
“大概率是宋思銘。”
“畢竟,他有這樣的能力。”
申建源回答道。
“宋思銘確實有這樣的能力。”
申正道知道宋思銘和媒體的關系,搞得特別好,要不然,也不能一直維持一個非常高的熱度。
但是,作為一名江北省的干部,不采取正規渠道解決問題,而是動用輿論,把一件小事變成大事,損害整個江北省的對外形象,未免也太沒有政治敏感性了。
鏡頭前,報紙上的宋思銘,可不是這個樣子。
“你確定宋思銘就是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