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他想的截然相反啊。
一時間,宋濂真的傻眼了。
一旁的劉伯溫笑而不語,甚至饒有興趣的盯著宋濂的反應。
“開辦書塾倒是仁善之舉,那他收取多少束脩啊?”
宋濂頗為感慨的頷首,看這架勢,束脩應該也不會太高。
不然這些孩子也沒錢進去讀書啊。
“束脩?少爺未曾收過。”
那孩子滿臉感激的說道:“少爺免費給我們請來先生,教我們讀書認字,我們只需帶好中午的干糧即可。”
“未曾收過?”
一聽這話,宋濂瞬間呆滯了。
還是開辦義學?
他當即覺得不可思議起來。
兩成的租子,開辦義學,這不是古之圣人轉世嗎?
這是真的嗎?
“伯溫兄,這里居然有如此仁善的地主?”
他瞠目結舌的看向一旁的劉伯溫。
“呵呵,都是陛下治理有方。”
對于宋濂震驚的反應,劉伯溫毫不意外,只笑盈盈的說了一句。
“這可不光是陛下的功勞,這世上有幾個地主,能做到如此地步!”
宋濂當即嚴肅莊重的說道:“此乃真正的至純至善,這京郊之地,居然有此等大善人,我主管朝廷禮制教化,居然未曾發現,真是天大的失職啊!”
“回去后我一定要為此人請功,讓他名揚四海!”
“這大可不必吧。”
劉伯溫搖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