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用你請功?圣上都和人家打得火熱。
人家日后的官位,遠遠在你之上,還用你為他請命?怕是以后都得求人家提攜你!
“當然有必要了,大明有此鄉賢,我們哪能讓人家默默無聞。”
宋濂一本正經的說道。
旋即看著這些稚嫩的孩童說道:“這些孩子,就是那位少爺的功績啊。”
一想到這,他開口問道:“小兒郎,你知道你方才背的那段話,是何意思嗎?”
他這樣問,是想知道這些孩子的學問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學的好,自己也好多給那位少爺報上一些功績。
“知道啊。”那孩子清脆的答道:“意思是說,學過的東西時常去溫習復習,不是很高興嗎”
等孩子徐徐說完后,宋濂驚喜的頷首。
“不錯啊!”
要知道,這個歲數的孩子,都是在干巴巴的背書罷了,未必能懂其中含義。
而面前這個孩童,卻可以很清楚的講出其中真意,闡述的非常明白。
這是許多即便在城里,先生更好的學童,也做不到的。
這鄉村書塾的教書先生,可不如城里的有水平啊。
萬萬沒想到,教出的孩子卻比城里孩子水平更高!
“你這論語學習到哪里了,都讀懂了嗎?”他慈眉善目的問道。
“才學習到《里仁》篇”孩童答道。
宋濂瞬間滿臉贊賞的點點頭。
對于這個歲數的孩童來說,學到這個部分已經很難得了。
這可比城里的孩子強出太多了。
宋濂摸了摸這孩童的腦袋,甚至生出了愛才之心。
“伯溫兄,這孩子真是聰慧,這么小的歲數就能讀懂論語,留在這鄉野太浪費了,我想把他帶去城里教導,你覺得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