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屬下擔心真正到了盛夏,百姓們會扛不住。”董允憂慮道。
“你的擔心不無道理。”周瑜深以為然,炎熱真能要人命,一點都不開玩笑。
“要是能下雨就好。”縣令忍不住道:“反正火井不會被撲滅。”
“老天爺下雨,也是治標不治本,它也不能天天下雨。”
周瑜說著往場中而去,打算親自感受一下溫度。
若真不行,就適時給百姓放假,總不至于熱出人命。
大不了,可以等晚上再開工,反正火井自帶照明。
一圈轉下來,周瑜渾身濕透,這滋味確實不好受。
“去鍛鐵那邊看看。”
沒有發表意見,周瑜徑直去往另一處。
“叮當~叮當~”
沒走出多遠,耳畔就傳來清脆的金鐵之音。
“主公。”
和董允一模一樣的費祎,很快出現在面前。
“文偉辛苦了。”
周瑜隨意招呼一句,便開始觀察鐵匠們的工作。
有的鐵匠圍在火井旁,用鉗子夾住鐵胚加熱。
待到燒的通紅之后,立即送到鍛打臺上,另一波人圍著不停敲打,全都是汗如雨下的模樣。
“文偉這邊比我那邊還辛苦。”董允不禁說道。
周瑜微微頷首,打鐵的確實比煮鹽更辛苦。
一方面,鐵匠需要離火井更近。
另一方面,鐵匠的體力活也更重。
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千錘百煉,都是實打實的力氣活,偷一點懶都會影響成品的質量。
“不瞞主公。”費祎牽強一笑,“已經有匠人熱昏了...”
周瑜心中凜然,這個情況就很嚴重了。
可想而知,待到氣溫進一步升高,恐怕就不是熱昏這么簡單。
“煮鹽打鐵的百姓,可有什么怨?”周瑜謹慎詢問道。
“這倒沒有。”費祎、董允齊齊搖頭,“大伙干勁十足。”
“君侯慈悲。”縣令奉承道:“您免了所有的徭役賦稅,家家戶戶發福利,讓百姓們從此衣食無憂。”
“別說讓他們干點活,就算讓他們上戰場拼命,也定然嗷嗷往前沖鋒效死。”
這話還真不是夸張,周瑜給的政策福利力度很大。
簡而之,當火井縣成立時,百姓重新齊民編戶后,他們這輩子就注定衣食無憂。
只要火井縣存在一日,這種情況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還是太苦了。”周瑜心有戚戚,“該歇就歇,尤其正午前后,可以讓百姓們午休,待到下涼后再開工。”
“君侯仁慈。”縣令立馬高呼。
“遵命。”
費祎、董允就比較含蓄。
“主公,屬下想舉薦一人。”
“哦?”周瑜來了興趣,“文偉舉薦何人。”
“此人名叫蒲元。”費祎介紹道:“是一位真正的鍛造大師。”
“您也知道,屬下對鍛造一竅不通。”費祎坦誠道:“管管事還可以,但涉及到具體技巧...”
“嗯。”周瑜連連點頭。
鍛鐵相較于煮鹽,技術門檻的確要高出一大截。
煮鹽其實很簡單,本質上就是燒水而已,只不過燒的是鹵水。
但鍛鐵就不同,在當下也是一門很高深的手藝。
“此人有何才能?”周瑜徑直問道。
“主公一見便知。”
費祎賣了個關子,很快把蒲元帶到周瑜面前。
“拜見君侯。”
“聽文偉講,閣下在鍛造方面頗有建樹,不知可否讓我見識一二。”
由于天氣實在太熱,周瑜也沒心情繞彎子,上來就開門見山。
“若是真有本事,我不介意把鍛造之事,悉數托付給閣下,由你負責技術方面的事情。”
費祎不懂鍛造,周瑜有心再安排一個“技術指導”。
面對周瑜這般直接的詢問,蒲元也不廢話,徑直摘下腰間佩劍,雙手捧著遞給周瑜。
周瑜徑直拿在手中,緊緊握住劍柄。
“嗆啷!”
手臂猛然發力,長劍隨之出鞘。
從軍多年,周瑜單憑劍鳴就能確定,這絕對是一把罕見的好劍。
“當...”
周瑜屈指輕彈劍脊,發出清脆的震顫聲,心中不禁凜然。
這不是一把鐵劍...是鋼!
一時間,周瑜看向蒲元的眼神都直了。
在這個年代,能鍛造出鋼材,意味著什么不而喻。
別的不說,眼下軍中甚至還有青銅器存在。
倘若用鋼材裝備一支大軍,簡直不敢想象...
“先生。”周瑜神色肅然,“我只問您一個問題。”
“請君侯示下。”蒲元微微欠身。
“此等材質可否量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