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
“士公,周賊野心勃勃,不如考慮一下與吳侯聯合?”
主位上,士燮看著下方的江東使者,并未發表意見,岔開話題道:
“使者遠道前來,今日為你接風洗塵,改日休息好之后,再談公事不遲。”
孫權本就有心給周瑜添堵,尤其雪鹽席卷江東之后,更是堅定了這個念頭。
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使者,前來交州游說士燮,想要促成聯盟關系。
當然,也僅限于表面上的聯盟,實則就是教唆士燮跟周瑜作對。
雙方真要打起來,孫權肯定會躲得遠遠的...
眼見士燮并不接茬,使者只好按捺下來。
宴會結束后,使者前往館驛下榻,而士燮這邊依舊沒散會。
“對于孫權結盟之事,你們如何看待?”
“大哥,這還用猶豫嗎?”士壹不假思索,“多個盟友就多一份力量,對咱們完全有益無害啊。”
“是啊。”士武附和道:“倘若咱們與周瑜開戰,有孫權從旁出兵,也能緩解交州的壓力。”
在士燮的詢問下,眾多族親兄弟,以及文武群臣,近乎一邊倒贊同結盟。
無他,從表面上來看,此事完全百利而無一害。
甚至可以說,孫權此舉頗有雪中送炭的意味。
“敬文,你怎么不說話?”
士燮沉默半晌后,開口詢問道:
“你親自去過成都,見過周瑜本人,對于此事有何看法?”
一時間,眾多視線紛紛落在薛琮身上。
“士公。”薛琮再三考慮后,回答道:“我覺得此事還是謹慎為上。”
“敬文,你被周瑜直接轟走,怎么還幫他說話呢?”士壹不解發問。
“就是。”士武也奇怪道:“周瑜如此無禮對待,敬文為何不贊同聯合孫權?”
“別吵。”士燮板著臉道:“讓敬文慢慢說。”
“士公、諸位。”薛琮起身道:“我覺得...周瑜進攻交州的意愿并不強。”
“嗡嗡嗡...”
此一出,大殿上頓時炸鍋。
“怎能可能?”
“周瑜可是揚來犯。”
“沒錯,說不定秋收后就會起兵。”
“肅靜!”士燮不得不出呵斥,大殿隨即重新安靜下來,“敬文繼續說。”
“士公明鑒。”薛琮分析道:“盡管舒侯把我直接轟走,但臨別前還是丟下一句話,讓咱們再派一位使者前去成都,最好還是姓士。”
“這說明什么?”薛琮自問自答道:“舒侯還是想跟咱們談判,而不是直接開戰,否則根本沒必要再讓使者前去。”
“尤其強調使者必須姓士。”薛琮繼續道:“說明舒侯把我轟走,估計是嫌我不能在一些大事上做主,故而根本沒有詳談的興趣。”
“同時,也是借此舉,向交州方面施加壓力。”
薛琮一番分析下來,眾人突然覺得好像有點道理...
確實,若周瑜真相直接開戰,何必要求使者去成都呢?
根本無需廢話,等到秋收之后,直接起兵不就行了?
既要求再派使者,又強調使者身份,顯然是想談一下重要之事。
“就算如此...”士壹提醒道:“這跟江東結盟也不沖突啊。”
“沒錯。”士武附和道:“不僅不沖突,而且還有好處。”
“咱們與江東達成聯盟關系,后續再去成都談判,不就能多出幾分底氣嗎?”
此一出,眾人又覺得很有道理。
談判周瑜、結盟孫權,這兩件事好像沒啥沖突。
甚至結盟孫權,或許還能讓周瑜投鼠忌器呢。
“二位此差矣。”薛琮搖頭道:“其一,孫權不見得是真心結盟;其二,結盟孫權乃取禍之道。”
“此話怎講?”士燮當即追問。
“首先。”薛琮分析道:“咱們與孫權相隔萬里之遙...”
盡管,揚州與交州的確接壤,但雙方之間的核心相隔太遠。
孫權在南京,士燮在越南...
但就說這份距離,想要結成攻守同盟,怎么看都有些不靠譜。
光是雙方之間的交流,就會非常之困難,派遣使者往返一次,耗費的時間就會很久。
更別說軍事上的呼應,更是難上加難,根本打不出什么配合。
“話不是這么講。”士壹反駁道:“雙方相距甚遠的確存在,但孫權只要出兵牽制,多少也能拖一拖周瑜的后腿吧?”
“能拖多少?”薛琮直接反問。
“這...”士武無賴道:“能拖一點是一點唄,總歸沒壞處吧?”
“諸位莫不是忘了?”薛琮提醒道:“周瑜進軍益州時,孫權就曾出兵拖后腿,派出五萬大軍進攻江夏,卻被萬余兵力死死擋住。”
“假設,孫權愿意為了交州,拿出全部軍隊去牽扯周瑜,又能牽扯多少呢?”薛琮一針見血道:“周瑜只需在荊州留下兩萬大軍,孫權就寸步難行。”
“然后,周瑜就能帶著剩余兵力,大舉南下進攻交州。”薛琮提醒道:“刨去兩萬兵力,周瑜剩下的兵力也有十萬,交州真能擋得住嗎?”
話音落下,所有人訥訥無...
“故,結盟孫權看似多出一份力量,實則根本就沒用!”薛琮沉聲道:“不僅沒用,還會因此徹底得罪周瑜。”
“別忘了,周瑜與孫權之間,可是不折不扣的死仇,前者正是從江東出走。”
“眼下,周瑜明顯還傾向于與交州談判。”薛琮提醒道:“倘若與江東結盟,恐怕周瑜就沒心思跟咱們廢話,秋收后直接揮師南下!”
“簡而之,結盟孫權、死路一條!”
薛琮說完之后,重新坐回位置上。
該說的話都已經講完,就看士家兄弟如何判斷。
“你們誰還有什么要說的嗎?”士燮開口發問。
這句話,無疑是在詢問,誰能站出來反駁薛琮的分析。
堂下眾人面面相覷,誰都沒開口的意思。
薛琮的分析已經很明白,結盟孫權無益于戰事,反而會徹底惹惱周瑜。
以交州的實力,根本無力抵擋十萬大軍南下,孫權分擔的那點壓力根本不夠看。
除非,交州結盟江東的同時,還能與曹操達成聯盟,不過鄴城更遠...
何況就算出使鄴城也沒有,曹操的精力都放在西北呢。
“既然你們都不說話,那就按照敬文的意思來辦。”士燮當即道:“再派一個人出使成都、面見周瑜,就雙方的問題好好談一談。”
“江東使者怎么辦?”有人開口問道。
“既不答應、也不拒絕。”士燮繼續道:“暫時就這么拖著吧,孫權也不至于為此翻臉。”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江東主動來結盟,就算不想答應,也不至于直接拒絕。
留著江東使者,未嘗不是一條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