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南也很給面子的轉移了話題,“所以,招商還是得招,但目標變一變。
立承同志,你立即組織人手,重點研究一下,國內再生聚酯切片領域,有特色、有潛力,但可能受限于規模的中小型科技企業。
同時,把消息傳回去,讓竟遠組織人手,摸底我們自已,及周邊地區廢舊塑料瓶回收潛力。
至于鄭書記那,由我來匯報溝通。
我們三線并行,盡量縮短時間,爭取把項目,早日敲定下來。”
于立承立刻起身,“好,李縣,我現在就去辦。”
他走后,李小南給鄭榮打去了電話,將廣南泳裝取得的喜人成績告訴他。
鄭榮在電話里非常高興,廣南的經濟工作成功,他這個書記臉上也有光。
他十分難得的,對李小南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見這會兒,他心情不錯,李小南又將剛才的項目構想,詳細說明了一番,并重點強調,走循環經濟產業之路的種種好處。
電話那頭,鄭榮沉默了有半分鐘,才緩緩開口,“小南同志,你是縣長,抓經濟、謀發展,是你的主責主業。
我代表縣委,在原則上支持你,但是你也要把功課做足。
既然要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不能少,你知道的,動錢的事,我也要說服其他常委。”
李小南輕輕點頭,“嗯,我知道的,書記,我們也是這么做的,我已經吩咐經開區的竟遠同志,組織人手,進行摸底。
我們在廣交會上,盡可能多的,物色合適企業。”
“嗯,”鄭榮沉聲道:“你辦事我放心。”
電話掛斷后,她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鄭榮方才那話,也給她一個提醒。
不管目的多么正義,必要的程序不能少,否則,就是給人送去,可攻殲的把柄。
謹慎行事,也是對自已的保護。
她沒有耽擱,立刻按下電話,“立承同志,麻煩再過來一趟。”
于立承去而復返,臉上還帶著興奮余韻。
“李縣,還有什么指示?”
李小南的神情,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她將一份剛寫好的要點,推了過去:“我剛和鄭書記通完電話,他在原則上,支持我們的構想,但要求在立項前,必須先提交一份可行性報告。”
于立承雙手接過,快速瀏覽起來。
“這是應該的,”他點點頭,“這么大的項目,確實不能拍腦袋決定。”
“嗯,”李小南點頭,“原計劃不變,竟遠那邊負責摸底,我這邊負責政策研究,至于市場和風險研判,你辛苦一些,由你來跟進。”
于立承頓感壓力倍增,但還是一口應下,“好的李縣,我盡快協調人手,開展工作。”
李小南再次抬眸時,目光十分銳利,“記住,這份報告,數據必須真實,一定要經得起推敲。
我們不只要說服常委會,還得明確,這件事,我們廣南到底能不能干,該怎么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