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的王法,可不就是為了權貴而開的嗎?
這樣的事情在應天府可不罕見,大家都見多了
大家以為這一次的事情和以往也是大同小異,而在楊順親自出門迎接朱棣這位燕王的時候,周遭的百姓更是確認了心中的想法,大家的心中也并沒有什么不忿,甚至都能理解楊順。
這府尹大人,那也開罪不起燕王啊!
這都不是一個級別的!應天府府衙府尹,何德何能去審陛下的親兒子?
可就在大家以為事情很快就能有了結果的時候,不曾想場中局面突變,這三個硬剛燕王的儒生,居然大有來頭?甚至就連楊府尹都低頭以禮相待!
頓時大家就來了興致,一個個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朱煐三人此刻場中所有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朱煐三人的身上
周遭百姓心中盡皆好奇,楊順的行引起了大家對朱煐三人的身份好奇
京城的百姓畢竟是有見識不淺的,有人從楊順的語中猜出了朱煐三人的身份。
“原來是朱御史!”
“難怪了,居然是朱御史!”
“哪位朱御史?”
“還能是哪位朱御史?最近朝中風頭最盛的朱煐朱御史啊!”
“什么?是他?此次科考最盛名的便是他了!聽說這三國演義話本就是朱御史兒時所作!”
“三國話本?莫不是那茶館上說的三英戰呂布,桃園三結義?”
“對對對,就是這書,此書就是朱御史所寫!”
“這書居然是朱御史所著?這話本都在京城流傳多年了吧?這朱御史看著年歲也不大啊”
“要不怎么說兒時呢?聽說這朱御史年少時雙親重病,他一邊寫話本賣錢買藥,一邊暗自苦讀,據說朱御史是那魏征轉世,看書過目不忘,未曾拜師就無師自通,雙親亡故之后苦讀數年,第一次科考便連過數關直入殿試,若非殿試上驚人之語,我想本屆狀元當屬他才是!”
“嘶!”
“這當真是文曲星啊!未曾拜師自學就能中第?這要是有人教導,那還了得?”
“誰說不是呢,朱御史性情剛直,孑然一身,這下這燕王怕是有麻煩了”
“”
周遭百姓的議論聲不絕于耳,字字句句自然也都落入到了朱棣的耳中
自從得到了朱樉入京且無恙的消息之后,這些日子以來朱棣一直都在趕路,朱棣一時間卻是忘了朝中的事情,而經周遭百姓這么一提醒,他也終于想起來了,臉色逐漸難看
就說朱煐這名字怎么這么耳熟呢,原來就是那殿試上的狂生!
朱棣雖然不在京城,但他在京城自然有消息渠道,而朱煐作為近些日子以來朝中的風云人物,朱棣從情報上自然是見過的,只是粗的一聽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經過周遭百姓這么一提,他才意識到這所謂的朱御史究竟是何人。
原來是那狂生!難怪頭這么鐵!
朱棣臉色連翻變化,得悉了朱煐的身份之后,他頓時就意識到這事情不好辦了
這當街縱馬的事情說大不大,可要是一直有人盯著自己這個事去說,而且把這事情搬到臺面上的話,那自己畢竟理虧,情況可就不妙了,萬一老頭子再借題發揮,那可就真的大大不妙啊
得想個法子才是
朱棣的腦子瘋狂在轉,要不怎么說是日后的永樂大帝呢,朱棣有著自己的智慧,他只是稍稍苦思了片刻,靈感劃破腦海,立時想到了對策!
眼下的局面是自己不小心與這頭鐵的朱煐成了敵人,因此引出了這些事,溯本歸源,想要解決根本的問題,那不成敵人不就好了?
朱棣想到這,臉上的表情轉怒為喜,臉上眨眼的功夫就洋溢起笑容
朱棣滿面笑容地向著朱煐走去,走到三人面前
“原來是朱御史,久仰朱御史大名,不曾想今日會以這種方式相見,本王實在抱歉。”
“若是此間有得罪之處,還請朱御史見諒。”
朱棣認認真真地給朱煐三人道歉,態度放的很低
而朱棣突如其來的這一出,頓時讓周遭所有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四周的百姓議論聲驟息,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著應天府府衙門口
身為應天府府尹的楊順也是呆怔在了原地,愕然地看著這突如其來的一幕
不過楊順的反應很快,很快就緩過神來,而在緩過神來之后,楊順頓時松了口氣
他夾在朱棣和朱煐三人中間里外不是人,眼下雖然身為燕王的朱棣主動低頭道歉有些出乎預料,可對于楊順而卻是個大好事,至少不用夾在中間了在他看來,此間事情已經了結了,這堂堂燕王都低頭道歉了,朱煐三人已經是大獲全勝,他想不到還有什么不了結此事的理由
而既然此事已了,那自然也就不需要鬧到自己的這應天府府衙了,要不鬧到府衙,怎么判也不好判,一個判不好,說不得自己進去都算是輕的
而不僅僅是周遭的百姓和楊順,被朱棣這一手騷操作給驚到的還有朱煐三人
尤其是朱煐!
張平和方孝孺只是松了口氣,兩人也不想當真將朱棣得罪死,畢竟這是大明燕王,真正的老朱親兒子!
可朱煐和兩人的想法不同,他本身的出發點就不同。
原本朱煐打的就是借此事給朱棣留下一個深刻難忘的印象,送他進去蹲一蹲大牢,這不結下死仇了嗎?
可現在,朱棣突如其來的低頭打了朱煐一個猝不及防!
這要是此事就此了結,那效果可就差了太多了,這要是朱老四大度一些,今天的事情或許就這么過去了,過個幾年,誰還記得這事兒啊,就算回想起來,或許也不會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更別提什么死仇了
“不行!不能就這么算了!”
朱煐心里一凜,這要是到此為止,那今天這忙活大半天不是白忙活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