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老朱也看向朱棣,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朱棣微微一笑,那笑容顯得有些高深莫測,而后他轉向黃子澄所在的方向,目光銳利:
“黃大人,方才你口口聲聲說這湖廣災情因朱御史一人而延誤,要治朱御史延誤災情之罪?”
他的語氣平和,卻帶著一股無形的壓力。
黃子澄看著這突然站出來的朱棣,心里頭沒來由地咯噔了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燕王的這語氣,怎么聽起來不像是要附和咱們,反而好像是要替朱煐那小子說話的意思?
不對不對,肯定是感覺錯了,前不久朱煐這小子還讓燕王蹲了大獄,丟盡了顏面,兩人之間應該是勢同水火才是黃子澄強行安慰自己。
“燕王殿下,下官以為,有功就要賞,有過便要罰,此乃朝廷法度之基,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黃子澄硬著頭皮,試圖用大道理穩住陣腳。
“好!”
朱棣猛地拍手叫好,聲音響亮,把不少人都嚇了一跳。
“好一個有功要賞,有過要罰!黃大人此,深得我心!本王也以為,我大明朝廷法度,就該如此分明!”
朱棣先是肯定了黃子澄的原則,但話鋒隨即一轉:
“父皇!”
他轉向老朱,聲音鏗鏘有力,響徹整個奉天殿:“據兒臣所知,數日之前,朱御史便已經為湖廣災情,籌措到了整整三十余萬兩銀子!此事千真萬確!僅此一項,便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的大功!兒臣今日,便要在此為朱御史請功!”
偌大的奉天殿,剎那間寂靜無聲,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
這一刻,所有人都怔住了,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黃子澄怔住了,張著嘴,像是離水的魚
齊泰怔住了,眼睛瞪得溜圓
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朱棣這一句話,如同平地驚雷,直接讓原本喧鬧的奉天殿陷入了死寂!
等等!
燕王方才說什么?
三三十六萬兩?還是“三十余萬兩”?
大家甚至都以為自己幻聽了,或者是朱棣說錯了數字?這怎么可能?才幾天功夫?
“燕王殿下!您您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三十六萬兩?這這如何可能?”有官員忍不住失聲質疑,聲音都帶著顫抖。
“哼!”朱棣冷哼一聲,睥睨著那質疑的官員:“本王何等身份?還不屑于在此等大事上撒謊!這錢款,早已錄入內庫,你若不信,當面問父皇便是!”
他直接將皮球踢給了最有權威的朱元璋。
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燈般,齊刷刷地投向了龍椅上的老朱,等待著最終的裁決
老朱見此情景,面色平靜,緩緩點了點頭,聲音沉穩地證實了朱棣的話:
“不錯。老四所屬實。朱御史在接下了籌措湖廣賑災糧款任務的第二日,便已經籌措到了三十六萬兩錢糧,并且其中十萬兩,還是在湖廣附近就能調集的現成糧食!若是以湖廣如今飛漲的糧價來計算,這批糧食的實際價值,怕是得翻個兩三倍計。”
老朱的這一句話,如同重錘,徹底擊碎了方才所有開口抨擊朱煐的文官們的幻想和借口!黃子澄的臉色刷的一下變得煞白,毫無血色!
不光是黃子澄,齊泰的臉色也是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想到自己剛才那番慷慨陳詞,什么“延誤災情”、“罪不可赦”,還要“變賣家產”捐出五百兩,兩人都不由自主地老臉一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簡直是無地自容!
剛剛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啊?
嚷嚷著要給立下大功的朱煐治罪,然后自己等人要“慷慨解囊”為湖廣百姓“怒捐”五百兩?
合著人家朱御史一日之間就不聲不響地弄到了三十六萬兩!還是實實在在已經入庫的錢糧!
五百兩對三十六萬兩?
這對比何其諷刺!何其打臉!
黃子澄和齊泰以及朝堂上所有方才跟著起哄的文官集團成員,這一刻全都啞口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臉上火辣辣的,不知該說什么好了
看向朱煐的表情,更是無比的復雜,混雜著震驚、羞愧、難以置信,還有一絲恐懼
接下籌措湖廣賑災糧款這項幾乎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第二天,直接就弄到了三十六萬兩?
這特么的還是人嗎?是怎么弄到的?
撿錢也沒有這個速度吧?這簡直是點石成金的神仙手段!
而這會兒的朱煐自己也是有點懵圈了
他下意識地看向朱棣,讓他感覺到懵逼和警惕的,正是這朱老四的態度
不是,這朱老四怎么回事?吃錯藥了?他怎么還突然跳出來幫自己說話了?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
這打的是什么主意?黃鼠狼給雞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雖然不清楚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朱煐心里頭本能地一突突不管怎么說,被朱棣這種人當眾維護,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就在朱煐看向朱棣的時候,朱棣好像也有所察覺,竟然扭頭看向了朱煐,沖著他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甚至可以說帶著幾分“友善”的微笑。
“????”
朱煐臉上的表情瞬間僵住了,心里更是警鈴大作
不是,你沖我笑什么笑?我們很熟嗎?
這不壞菜了么!你這一笑,比罵我還讓人難受啊!
你笑毛啊!到底想干嘛?
“父皇,兒臣要為朱御史請功!”
朱棣不再看朱煐,轉而正了正身子,面色坦然地看著老朱,繼續說道:
“黃大人方才說得好,‘有功要賞,有過要罰’!朱御史為我大明籌措三十六萬兩賑災糧款,這便是解朝廷倒懸之急的大功一件!兒臣以為,必須得重重賞賜,方才能彰顯我大明律法之森嚴,朝廷獎懲之分明!”
老朱聽得眉頭一挑,臉上露出玩味的表情。
“老四,咱怎么聽說,前些日子你和朱御史有些矛盾呢?怎么今日反倒替他請起功來了?”
老朱饒有興致地看著朱棣,仿佛在看一出好戲。
其余眾人聞,嘴角都不由得抽了抽
陛下您這簡直是明知故問啊!這矛盾不就是您一手操辦的嗎?
要不是您當初旗幟鮮明地給朱御史站臺,燕王殿下能被送去應天府大牢里體驗生活么
朱棣卻面不改色,正色沖老朱道:“父皇此差矣。兒臣和朱御史之前那點不快,說到底只是私怨。而且兒臣近些日子以來閉門思過,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既然知錯,兒臣又豈會一錯再錯,因私廢公?”
“當日兒臣確實是當街縱馬,有違律法。朱御史要求父皇您按照法度將兒臣送入應天府大牢,乃是恪守我大明律法,秉公辦事!這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也是我朱家的江山,朱御史此舉,維護的是大明的江山律法,從長遠看,同時也是在維護我們朱家長久統治的根基啊!兒臣如今想來,唯有敬佩!”
“兒臣早已想明白,原本還正準備這幾日登門拜訪朱御史,將此番誤會說開呢。只是想著朱御史近日公務繁忙,既要操心重開稷下學宮之千古盛事,又要全力以赴籌措湖廣賑災糧款,兒臣實在不便打擾,便暫且將此事擱置下了。”
“如今,朝堂上諸公不明就里,便對有功之臣朱御史妄加指責,口誅筆伐,如此行徑,豈不讓為國盡忠的能臣干吏寒心?若因此使得朝野有志之士不敢為朝廷效力,豈非因小失大?”
朱棣一臉的正氣凜然,辭懇切,仿佛完全是出于公心。
一旁的朱煐看著此刻演技爆表的朱棣,心中五味雜陳,不知該說什么好了這朱老四臉皮厚度和演技水平,真是堪稱影帝級別!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朱煐的直覺沒錯,朱棣確實是心中有著自己的計較和盤算
原本兩人之間的恩怨,讓兩人幾乎走到了對立面,甚至在幾日之前,朱棣還滿心想著要找機會給朱煐一個深刻的教訓,挽回顏面。
可在知曉朱煐一日之間就從那些精明似鬼的商賈手里弄到了三十六萬兩銀子之后朱棣回到府中,冷靜下來反復思量,逐漸改變了想法!
他在思考一個關鍵問題:為什么自己那精明無比的老爹朱元璋,會對朱煐這一個毫無根基的毛頭小子,比對自己這個戰功赫赫的親兒子都更加看重,更加親近?
最開始的時候,朱棣只以為是朱煐運氣好,或者會溜須拍馬。可這幾日靜下心來細想,尤其是結合朱煐之前的種種行和如今這石破天驚的“業績”,朱棣不得不承認,朱煐此子,確實有著驚人的才華和能力!絕非等閑之輩!
一日之間,空手套白狼,從商賈手里弄到三十六萬兩銀子?這是什么神仙本事?朱棣捫心自問,就算把他燕王府的家底全押上,也未必能讓那些商賈如此“大方”!他自認絕對做不到。
如此經天緯地的人才,也難怪老頭子那么偏愛,甚至不惜打壓自己這個兒子來給朱煐立威
而眼下,這朝堂上還明晃晃地擺著幾十個大箱子呢!
這里面萬一真的裝的都是金銀,如果這些錢當真全都是朱煐在這短短幾天內從商賈手里弄來的
那這功勞,簡直堪稱潑天之大!足以封侯拜相!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識時務者為俊杰。
自己與這朱御史之間,說到底不過是些臉面之爭罷了,并非什么不共戴天的死仇。
凡成大事者,必須不拘小節,當能屈能伸!
朱棣敏銳地意識到,繼續與朱煐公開對抗,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只會進一步破壞自己在老爹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時還給自己平白樹立了一個能力出眾、潛力巨大的敵人,這簡直是愚蠢至極的行為。
于是乎,朱棣便果斷有了改變策略的想法。
這便有了方才朝堂上,燕王朱棣“不計前嫌”、“深明大義”、主動開口為朱煐辯駁、并為其請功的這戲劇性一幕
他這是在向老朱展示自己的“胸襟”,也是在向朱煐釋放“和解”的信號,更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塑造一個“公而忘私”的賢王形象。
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
朱煐徹底傻眼了,嘴巴微張,眼神都有些發直
這朱老四,什么時候轉性成為正義的化身了?這畫風不對啊!說好的睚眥必報、霸氣側漏的永樂大帝呢?
看著在那里慷慨陳詞、義正辭嚴,拼命幫著自己說話的朱棣,朱煐心里頭非但沒有半點感激,反而郁悶壞了,像是吞了只蒼蠅般難受這哥們兒不按套路出牌啊!
這老朱家,從上到下,就沒有一個思維正常的正常人嗎?怎么一個個都這么奇葩?
本以為老朱這個開國皇帝,和自己從歷史書上了解到的那位有著這么大的出入,性格手段都頗為不同,就已經是夠奇葩的了。結果現在倒好,連朱棣也這樣?這編纂明史的滿清大儒也太離譜了吧?
老子都已經故意跳到你臉上開大,把你這個堂堂燕王都給送進應天府大牢里關了幾天了,這打臉打得啪啪響,是個人都得急眼吧?
結果你丫的不按常理出牌,非但不記仇,還特么湊上來舔我?這操作也太騷了吧!
永樂大帝,未來的明成祖,你就是這么當的?你的王者威嚴呢?你的一九鼎、說一不二呢?你的不容侵犯、龍有逆鱗呢?你的那點就著、聞名遐邇的暴脾氣呢?都喂狗了嗎?
朱煐看著演技精湛、情真意切的朱棣,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涌上心頭這對手不按劇本走,戲沒法唱了啊!
他不由下意識地看了不遠處的方孝孺一眼,眼神復雜這老方,歷史上他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才能在朱棣這種能屈能伸、臉厚心黑的主兒手下,硬生生混到被“滅十族”那種史詩級難度的成就的?
這難度系數也太高了吧?!簡直堪稱地獄模式!
現在看朱棣這能舔能忍的勁兒,方孝孺當年得是把朱棣得罪到何種慘絕人寰的地步,才能觸發那種隱藏結局啊?朱煐對此表示深度懷疑和強烈的好奇
命運又又又一次和朱煐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他本以為自己和朱棣之間的矛盾,經過大牢事件后,早已經是水火不容、不可調和了。
畢竟,為了徹底得罪朱老四,把路走絕,他可是下了狠手的!
身為一個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的藩王,被人當眾拿下,送進應天府府衙大牢里關了整整數日之久!
這奇恥大辱,這面皮上的損失,換成任何一個稍微要點臉面的權貴,恐怕都忍不了,早就想著法兒要報復回來了。
誰能想到,千算萬算,沒算到這朱老四他娘的壓根就不要臉啊!
老朱家的人,從爹到兒子,這性格都這么奇葩的嗎?一個比一個能折騰,一個比一個不按常理出牌!
朱煐一時之間,徹底無語住了,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吐槽,感覺心好累
偌大的奉天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落針可聞。
兗兗諸公,朝中百官,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大家都還處于朱棣突然爆料、而老朱又親自作保的,“朱煐一日之間籌集到三十六萬兩”巨額財富的巨大震撼之中,久久沒有回過神來這個消息太過驚人,足以顛覆他們以往的認知。
最終還是龍椅上的老朱開口,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僵局。
只見老朱臉上帶著一種高深莫測的笑容,雙手輕輕拍了拍,發出清脆的聲響。
“啪啪啪。”
“蔣瓛,來,將咱們的功臣,胡老板請上來!”老朱的聲音洪亮,帶著明顯的愉悅。
侍立一旁的蔣瓛趕忙躬身領命,快步走出大殿,不一會兒,便將早就已經在隔壁偏殿等候了許久的胡老三,給帶到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上
當穿著嶄新綢緞袍子,但依舊難掩商賈氣質,顯得有些緊張局促的胡老三出現的一瞬間,滿朝文武,所有人的目光,在此刻全都齊刷刷地,如同探照燈一般,聚焦到了這個陌生的小老頭身上好奇、審視、疑惑、難以置信,各種目光交織在一起。
胡老三這輩子哪里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被這么多平日里想見都見不到的天官貴胄盯著,感受到四周撲面而來的無形壓力,腳下瞬間一軟,差點當場出丑。
不過好在,就在不久前,他剛剛在御書房經歷過老朱那更具壓迫感的審視,也算是提前“預習”了一下這等大場面,雖然此刻依舊腿肚子發軟,心跳如鼓,但終究還是勉強撐住了,還能保持著正常的行走姿態,只是步伐略顯僵硬
“草民胡老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胡老三來到大殿中央之后,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結結實實地給老朱行了個五體投地的大禮,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
“快起來吧,胡老板,不必多禮。”老朱語氣頗為和藹,“此次湖廣賑災,你可是出力最大,功勞不小。這樣,咱今天就破個例,賜你一張椅子,坐著說話。”
“蔣瓛,幫咱給胡老板抬一張椅子來。”老朱吩咐道。
“草民惶恐!陛下,這這如何使得?萬萬使不得啊!”
胡老三嚇得魂都快飛了,趕忙趴在地上,動都不敢動彈,連聲推辭。
開玩笑!在這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連王爺、國公們都得規規矩矩地站著,自己一個卑賤商賈,何德何能敢坐著?
什么叫做如坐針氈?這特么的就叫做如坐針氈啊!不,比針氈還可怕,這簡直是坐在火山口上!
“胡老板你就不要推辭了,”
老朱擺擺手,語氣不容置疑,“就憑你前幾日,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捐出的那三十萬兩雪花銀,憑這份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咱就得給你賜座!”
“無論是士農工商,只要是愛國的,只要是為我大明做出貢獻的,在咱眼里,那都是一視同仁,都是咱大明的有功之臣!有功,就該賞!”
老朱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殿。
說話間,蔣瓛已經手腳麻利地將一張黃花梨木的椅子搬到了胡老三的面前。
見胡老三還跪在地上不敢起來,老朱臉色故意一板,帶著幾分威嚴:“給咱坐上去!這是圣旨!難道你想抗旨不成?”
胡老三聞渾身一個哆嗦,圣旨兩個字如同驚雷在他耳邊炸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