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項目,找投資。”
“將扶持高新科技公司的資金和政策,轉移大部分到大量用人的實業企業上。”
“接下來兩年內各部門的重點kpi,就放在提升民眾幸福指數、提升民眾可支配年收入上。”
“誰能夠做出成績,我就敢對其破格進行提拔。”
“明珠市一家盤古集團不夠,我們需要再創辦一些國有企業。”
“去做那些需要更多資金投入,需要政策扶持,需要超長周期的那些普通民企不愿去做的行業。”
“兩年的時間,去計劃,去統籌,不能拋棄明珠市原本的重工業基礎。”
“將重工業統籌起來,形成產業鏈。”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犧牲gdp,可以犧牲那些被看重的、不被看重的紙面數據。”
“但是我希望明珠市可以打通一條造船的全產業鏈。”
“我所指的不是小船,而是大船、是軍艦、乃至更大的航母。”
“這件事未來我去主抓,不過也需要兩位和市委其他成員的配合。”
看著張鳴拍板,嚴浩和橋光耀兩人臉上滿是苦澀。
“原本明珠市這兩年的任務就已經足夠重了,現在書記還拍板要做一套完整的造船的產業鏈,還是千噸、萬噸級別的大船,這讓嚴浩甚至覺得張鳴有些異想天開。”
雖說如今張鳴在明珠市可謂是掌控著絕對的權力,但是就算所有人都配合,都不打折扣的執行,這件事也不一定能夠做成。
“張書記……”
看著嚴浩喊了自已一聲,隨后欲又止的樣子,張鳴揉了揉有些痛的頭。
“嚴市長想說的我都明白。”
“但是我希望我為城市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終可以真正的惠及到城市的普通市民,卻不是冷冰冰的紙面數據。”
“最近再自籌一部分資金吧,過些天我再去找國資委商量一下,看看收購明珠市造船行業那些經營不善的公司,整合成立一家新國企。”
見到張鳴下定了決心,嚴浩和橋光耀對視了一眼,沒再說話。
兩人都覺得張鳴多少是有些異想天開了,這件事想要做成,難度遠超經濟特區的指標,不比未來的直轄市目標要容易。
散會后,張鳴將秘書楊信叫了進來。
命令其讓市委秘書處統計明珠市的造船業相關情況,隨后獨自伏案琢磨起未來兩年計劃需要調整的部分。
曾經張鳴是想要通過這兩年計劃和宣傳,盡可能的去提高明珠市的gdp,提升城市地位,讓其能夠承擔起奉天省對外窗口的任務,盡可能帶動附近地區經濟發展。
但是現在,張鳴不再想要奢求gdp指標了,指標這東西,達標就好。
其他的資金、資源,張鳴更想要投入到民生和能夠好轉化到居民平均收入的產業上。
十幾天的時間眨眼間過去。
四月份。
看著桌面上的一份關于明珠市造船業的相關調查報告,張鳴仔細的翻閱了一遍。
看過之后,對于明珠市的造船業,張鳴也算有了大概的了解。
明珠市的造船業表面看起來還是相對繁榮的,但真實情況卻并不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