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造船廠都擠去了高利潤的方向,結果就是不斷的惡性競爭,互相壓價,也沒人愿意去花大價格去干相對費力不太好的研發。
產業鏈不完整,也不健康。
這樣不行。
拿著這份報告,張鳴并沒有急于找嚴浩、橋光耀兩人去研究這件事。
兩個人肩頭的任務都不輕松,目前他只要監管好文旅項目的施工,再處理好市委的日常工作就好,反倒是相對清閑的那個人。
將秘書楊信叫了進來,張鳴又規劃了為期一周的實地調研計劃。
一周走完,對于明珠市造船業的現狀,張鳴也算有了更深的了解。
互相內卷的結果就是近幾年幾乎所有的造船公司都是虧損的狀態。
大部分規模較小的,實際已經處于倒閉的邊緣,只有一些能夠接到軍工項目的,日子還算好過一些。
拿著這份自已修修改改后重新整理出的行業報告,張鳴登上了前往帝都的飛機。
國資委。
看著張鳴新遞交的國企成立計劃,于良的嘴角不自覺的抽動。
又是獅子大張口,自已之前提了一嘴要保住明珠市的重工業,沒想到這位書記真就賴上了自已。
“張鳴同志,你以為我們我們國資委是印錢的么?”
“一千億,你去搶算了。”
“不是,你們明珠市就出些人,出些土地,就要我一千億,你知不知道這一千億要造多少艘船才能賺的回來?”
看著神情激動,唾沫橫飛的于良,張鳴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于主任,您別激動啊。”
“投資這件事,從來不是看需要投入多少錢,而是看投入后能夠得到什么。”
“你看看這后邊的清單,這可不單單有超大型造船廠,還有一系列的配套產業工廠。”
“你們國資委投入一千億,未來得到的是獨自制造大型驅逐艦,甚至航母的能力的一家國企,這筆買賣怎么想你們國資委也是賺爆了。”
“而我們明珠市不過是給你們國資委打工,賺一些微薄的工資收入罷了。”
一邊說,張鳴一邊打開自已準備的材料,將其翻到了最后幾頁。
指著那排列規整,占據了好幾張紙的各種計劃建造、收購工廠,張鳴嘿嘿笑道:“于主任,一千億,表面上您得到的是一家國企的分紅權,但實際上是近百家各種工廠。”
“這筆買賣怎么看,都是國資委賺了,如果不是明珠市委沒有足夠的資金,不是其他私企不適合插手這些部分涉及到軍工的工廠,這筆錢絕對不會難找。”
聽到張鳴的話,于良真的很想說我信了你個鬼啊。
“張書記,這筆錢太大了,要是十億百億,我還可以和國資委的其他領導開個會,討論一下。”
“這上千億……”
于良話正說著,張鳴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看到來電人是橋光耀,張鳴想也沒想就直接將電話先按掉,隨后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對面的于良。
可片刻,橋光耀的電話就再次打了進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