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字三十七號,就是這里了。”衙役指著一個號舍,便轉身離去。
陸淵走了進去,將考籃放下。兩塊木板,白天是桌椅,晚上拼起來就是床鋪。這就是接下來三天兩夜要待的地方。
他沒有急著整理文具,而是閉上雙目,調整著自己的呼吸,將外界的一切嘈雜與污穢都隔絕在外。
隨著一聲鑼響,考場徹底安靜下來。
幾名巡綽官開始在號舍間的窄道上踱步,他們的靴子踩在青石板上,發出單調而富有壓迫感的聲響。
陸淵睜開眼,鋪開考卷,開始研墨。
一個腳步聲在他的號舍門口停下。
陸淵并未抬頭,繼續著手中的動作。
那人似乎只是隨意停留,但下一刻,一只穿著官靴的腳,重重地踢在了陸淵那張簡陋的桌腿上。
“砰!”
桌子劇烈一晃,剛剛研好的墨汁在硯臺中漾起波瀾,險些濺出,毀掉整張考卷。
陸淵伸手扶住硯臺,動作穩健。
他抬起頭,看到了來人。正是那名姓李的主簿。
李主簿并未看他,仿佛那一腳只是走路時不小心碰到的,他甚至沒有半分停留,繼續邁著步子往前走去。但那不經意間投過來的一瞥,充滿了輕蔑與警告。
這便是宋家的手段。
不是當街行兇的下策,而是在這決定命運的考場上,用規則內的權力,施加無形的壓力。
陸淵垂下眼簾,重新拿起墨錠,在硯臺中緩緩磨動。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一炷香后,主考官在明遠樓上就位。
考題被懸掛出來。
“本場考題,《論民之所欲》!”
題目一出,整個考場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有的人長舒一口氣,覺得這題目出自《孟子》,有經典可依。有的人則緊鎖眉頭,感覺題目寬泛,難以寫出新意。
《論民之所欲》。
陸淵看著這五個字,腦海中一片清明。
新技能‘思維風暴’激活。
知識庫整合中……儒家經典……歷代民生策論……王家村實地見聞……前世社會學理論……
無數的知識與信息在他的腦中碰撞、融合,最終化為一條清晰無比的脈絡。
周圍的考生還在苦思冥想,琢磨著如何破題,如何引經據典,才能顯得自己學識淵博。有人抓耳撓腮,有人念念有詞,更有人已經急出了一頭汗。
陸淵卻已提起了筆。
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先寫草稿,而是直接落筆于正式的考卷之上。
他沒有以“子曰”或“孟子云”開篇,而是以八個字,作為整篇文章的破題。
“民之所欲,在生,在安。”
短短八個字,沒有一句引經據典,卻直指問題最根本的核心。
人民想要的,不過是活下去,和安穩地活下去。
寫下這八個字,陸淵便感到文思泉涌,下筆再無半分滯澀。他從“生”字入手,論述溫飽、醫療、生計之重。又從“安”字切入,闡述律法、治安、公平之要。
他的文章,沒有空洞的圣人之,而是將他在王家村看到的貧苦,在縣城里經歷的豪強欺壓,都化為了最樸實的文字和最真切的論述。
巡綽的李主簿再次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