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淵!你妖惑眾,意圖挑撥階層,是何居心!來人,給我拿下這個亂臣賊子!”
幾名護衛立刻沖向高臺。
林錚的身影一閃,已經擋在陸淵身前,手中長笛橫置,一股無形的銳氣散發開來。
“我非挑戰。”
陸淵的聲音蓋過了所有的嘈雜。
“我只問一句,朝廷開科取士,為國選才,究竟是看諸位的家世門楣,還是看天下讀書人的才學文章?”
這句質問,直擊核心。
他將手中的檄文收起,環視全場,再次開口。
“今日,我陸淵在此設擂!不比詩詞歌賦,只辯經文策論!凡自認一身才華,勝過出身門法,有辯題。老夫看,今日之爭,根源在于出身之見。那就不妨以《論祖蔭之于國朝的利弊》為題,如何?”
這個題目一出,勛貴子弟那邊立刻爆發出贊同之聲。
寒門士子這邊則是一片死寂。
這個題目本身就偏向勛貴,他們生來就享受祖宗蔭庇,論證其“利”處,有無數現成的例子。而寒門士子若要論其“弊”,則無異于當面抨擊整個勛貴集團,甚至有非議朝廷制度之嫌。
“好題目!”
陸英第一個站出來。
“我朝開國,太祖皇帝分封功臣,世襲罔替,正是為了表彰先輩功績,激勵后人。我等享受祖蔭,是天理,也是國法!若無祖蔭,將士何以效死?功臣何以用心?”
他身旁一個高瘦的勛貴子弟跟著說道。
“正是!我父祖輩為國流血,我等享受些許福澤,有何不可?爾等寒門,讀了幾句圣賢書,就想否定我朝百年基業,是何道理?”
他們人多勢眾,你一我一語,引經據典,從開國史說到本朝事,將祖宗功績與國家安定牢牢捆綁在一起,氣勢洶洶。
王博士捻著胡須,頻頻點頭。
“之有理,之有理啊。”
一個寒門士子忍不住站起來反駁。
“可朝廷取士,重在才學,若人人皆可因祖蔭入仕,那科舉又有何用……”
他的話還沒說完,李大儒便打斷了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