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縣城興隆大街!
縣烏蘭牧騎駐地是一座老式青磚小樓,墻面上還殘留著
“文藝為工農兵服務”
的紅色標語。
二樓團長辦公室里,煙霧繚繞,幾個男女領導圍坐在一起討論著什么。
只是每個人都是眉頭緊鎖,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團長魏文鋒手里捏著一份報名名單,沉聲說道:“都半個月了,報名的兩百多人里,連個能挑大梁的都沒有!”
“再過一個月就是全省烏蘭牧騎巡演報名截止日,咱們要是拿不出像樣的節目,無緣這次巡演的話,明年的財政撥款怕是要打水漂了!”
副團長張蘭芝嘆了口氣,手指劃過名單說道:“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69
年隊伍解散那陣,老隊員要么下放勞動,要么被迫改行,還有幾個老藝術家沒熬過來…”
說到這里,張蘭芝停了下來,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悲傷且無奈的神情。
陰山縣烏蘭牧騎成立于
1961
年,曾是縣里的驕傲,承擔著民族歌舞創作、藝術傳承和文化惠民的重任,也曾風光無限,巔峰時期擁有各類演員80多人。
可1966
年運動開始后,全國不少烏蘭牧騎遭解散或改名,陰山縣烏蘭牧騎也沒能幸免,于1969
年十月解散。
隊伍解散之后,隊員們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工廠,有的被下放到農村牧場,甚至有老隊員因
“成分問題”
遭批斗,丟了工作。
直到
1971
年省政府發文要求恢復烏蘭牧騎建設,緊接著1972年2月28日,報紙發表題為《烏蘭牧騎在前進》的通訊,贊揚烏蘭牧騎堅持文藝為工農牧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正確方向,事情到這里才算是有了轉機。
隨后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大量解散的烏蘭牧騎恢復編制,陰山縣烏蘭牧騎也在這股東風的助力下,于74年年底恢復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