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這邊,樹木繁茂,頗為陰涼,卻給人一種更陰森的感覺。加上侍立在陰暗處面無表情的婆子下人,整所宅院死氣沉沉。王鈿兒在王瓊娥娘家一向活躍,進入閻府就沉默許多,此時更沉默了。
很快,二人來到廳堂前,還未進去,就聽到里面有喝罵聲,還有叔子閻尚玉委曲的聲音,帶著強烈的不服:“……這怎么能怪我?都是匪賊的錯,商貨被劫,跟兒子有什么關系?”
然后公公閻見年憤怒的咆哮:“逆子,還敢狡辯,看看你,再看看你嫂子,你太讓我失望了……這個家,真是指望你們不上……給老子滾出去……咳咳咳……”
咳嗽聲中,閻尚玉怒氣沖沖的從堂內沖出來。
看到王瓊娥,他一愣,臉色青白交替,隨后冷哼一聲:“牝雞司鳴!”
一甩袖,氣沖沖就從王瓊娥身旁經過。
看著他遠去,王瓊娥不語,王鈿兒本來低眉俯首,趁沒人注意,就對閻尚玉背影做了個鬼臉。在王瓊娥看來,她吐了吐舌頭,又恢復了乖巧的樣子。
廳堂內,王瓊娥見到了自己公公閻見年。
這是一個矮小消瘦,年約五十的商人,穿著綢衫,頭戴東坡巾,臉上溝壑縱橫,雙目帶著滄桑與深沉。
與王瓊娥父親王長隆一樣,閻見年也算白手起家,特別從小從商鋪學徒做起,一步步有了現在的基業,商事上的精明自然不用說。
然與王長隆一樣,可能從小打拼狠了,風里來雨里去,年紀一大,這身子骨就不太好了。
又因為閻家也沒有人才,看來看去,閻見年與王長隆選擇也一樣,都陸續的將家族的生計交給王瓊娥操持。
兩個婆子,一個管家面無表情的站在遠處,王鈿兒侍立在身側,王瓊娥與閻見年坐著說話。
閻見年先問了親家可好,又感慨近年自己身子骨不大好,與親家都少有走動了。
他感慨說話,對著王瓊娥頗為溫和。
然可能他自己都不知覺,不管他如何溫和,他說話時的語調,總會帶上那么一絲絲的陰沉。
隨后閻見年話語一轉,提起了邳州的事,特別與那練總楊河的商事貿易。
“……那楊相公的事,娥兒你辦得很好,這是大客商,要用心籠絡了。”
他還感嘆說道:“聽聞這年輕秀才不簡單,連史督都對他贊許有加,說不定以后會調到淮安來。便是不調來,他至少在邳州那片,也是有力氣的人。有財又有權,前途不可限量啊!”
看公公的目光投在自己臉上,王瓊娥不知為何心中一驚,她字斟句酌道:“媳婦記住了,媳婦定會用心籠絡,為我閻府多辟財源。”
閻見年道:“我是相信你的,這些年啊,多虧有了你,我們閻家才沒有衰敗下去。”
他意味深長說著,端起茶盞輕啜一口,換了個話題。卻是漕運總督史可法現在宿遷,那邊在開鑿“攔馬河”,民工的口糧除從淮安與南京調運,就是在當地購買。
然眼下糧貴,麥一石要二兩三錢,米一石要二兩五錢,史可法曾因此事說了幾句。
他的一舉一動不說天下矚目,至少淮安這片官民商賈那是非常關心,閻見年就了想法。
他們王閻二家除了經營食鹽煤鐵錢莊,糧米及各類雜貨也是主要營生,至少在淮安府每個州縣都有自己的糧店。
閻見年就尋思,要不宿遷的糧店降點價,說不定消息傳到史督的耳中,可以博得他老人家的好感。
此時,他就將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
王瓊娥沉吟半晌,搖頭道:“此事不妥,各地糧價那是同行公議過的,在商商,切不可壞了規矩。再則,我們降了糧價,別人又當如何?斷了他人財路,說不得就會招來禍害。”
閻見年一驚,王瓊娥續道:“不若直接捐一些糧米,我們家與閻先生、姚先生等交好,捐助糧米后,一樣可以傳到史相公耳中,博得好感。這樣還不會得罪同行,可以一舉兩得。”
閻見年點頭,他嘆道:“還是娥兒你考慮得周到,就按你說的去做。”
他心中嘆息,自己還真是老了,有時候甚至糊涂了?這內中因果都沒有考慮到。
他以復雜的眼神打量王瓊娥,看她眼眸流盼生輝,優雅干練,一舉一動有著難的雍容睿智,心想自己這個大媳婦,真的可以一直留在閻家嗎?
最后王瓊娥提起辦總號的事。
王閻二家事務繁多,現在的形式,很多地方都有生意,但卻形制混亂,沒有一個統一的號令。
比如說現在的商鋪,如果做大了,會建分號,分號多了,會有總號,會設立一系列的總號掌柜、分號掌柜,還有日常管理的管事等。
王閻二家目前情況,王瓊娥算是統領全號的大掌柜,但其實又不算。因為很多時候她權力受限,許多人事、財政、監督方面的事情她管不了,許多的規劃方面也由不得她來插手。
比如小叔子閻尚玉,他負責幾處生意,他的事情,王瓊娥就管不了。
家族生意要做大,很多方面必須要改變。
“……媳婦是這樣想的,家族的生計必須細化,管糧的人就管糧,管鹽的人就管鹽,各設大掌柜,下間為各糧鹽分號掌柜。若地面大,還可加設分片掌柜,皆由總號任免賞罰。掌柜下為大伙計,可由各掌柜任免……”
王瓊娥娓娓道來,此時商號結構,一般是東家、大掌柜、掌柜、伙計、學徒等構成。
內商號規模小的話,東家與掌柜是合二為一的。
大的話,東家任命一個大掌柜,相當后世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這是管理層。
一般大掌柜、掌柜往下是伙計,若老的員工,干活多年者可稱大伙計,或稱站欄柜的。
商號最下等為學徒,在票號又稱練習生,以三年一個班期,四年一個班期做工,期間不拿薪水,只吃飯,甚至幾年都不能回家。
學徒的地位在伙計之下,又被稱為小伙計,他們唯有班期滿了才可以升上,最后成為伙計有薪水拿。
此時代很商號東家或大掌柜對人事是抓得非常緊的,甚至很多時候招募一些學徒都要過問,王瓊娥認為大可不必,分號的事,交給分號掌柜主理便可。
王瓊娥覺得,現在最關鍵是總號,統一任免攤派事務,該怎么做,該做什么,吩咐下去就是。
至于分號內的事情,反不必抓得過緊,反正各分號掌柜甚至大掌柜干得好就獎,干不好就罰,再干不好就換人。
而王瓊娥的靈感也是來源于楊河設立的新安莊,他的贊畫堂、議事堂牢固掌控權力,擬定方略,使得上下一統,如臂使指,王瓊娥覺得自己可以借鑒一二。
閻見年細細聽著,眼神莫測,他手指在茶盞上輕敲,也不知在想什么。
良久他呵呵笑道:“娥兒的想法很有意思,然此事重大,還需再議。這樣吧,改日時我去找找親家,我二人商議商議。”
……
從公公處出來,王瓊娥又前往婆婆所在的佛堂。
她婆婆程鐘惠在兒子死后,就一直在此念經,然后還要吃齋,風雨無阻已經堅持了多年。
此時兩個妯娌也在,二少奶奶,閻尚玉妻子周氏。三少奶奶,閻尚賓妻子孫氏。還有幾個丫鬟婆子,個個小心翼翼的樣子。
程鐘惠是個刻薄的人,動輒掌嘴,讓人頂著石頭罰跪,在她面前,很多人經常大氣也不敢出。
王瓊娥進去,眾人目光瞟來,程鐘惠眉目不動,仍然喃喃念誦著《往生經》。
王瓊娥請了安,看她裊裊娜娜,風姿綽約樣子,周氏與孫氏都露出嫉妒的神情。
這二人皆二十左右年紀,一個穿了比甲,戴了金絲髻。一個穿著褙子,戴著烏兜。她們容貌算是秀麗,但可能幾年過去被感染了,相貌卻越來越有她們婆婆刻薄的味道。
平日兩個妯娌在宅內無所事事,最大愛好就是說東家長西家短,特別偏排王瓊娥的不是。
王瓊娥請了安,默默站到一旁,程鐘惠仍在念經,她神色陰沉,也不知在想什么。
對這個媳婦,往常她動輒斥罵,尖酸給氣,但某一日親家母何氏趕來鬧了一次。二人打到街上,她臉上被抓了一爪,頭發被撕扯了若干,那次后就好了很多,再不敢隨便喝罵。
再加老爺器重,家族生計越離不開這個大媳婦,她更收斂許多。
但平日陰陽怪氣少不了,婆媳關系唯有冰冷。
良久,程鐘惠停止了念誦的聲音,她怔怔看著經文,卻忽然垂淚:“昨晚,老婆子又夢到我兒尚賢。七年了,老婆子每日念經,卻不知我兒有沒有被超渡。”
她哭起來:“老婆子命苦啊,好好的兒子被克死了!”
王瓊娥的心又被刺了一下,再一次的鮮血淋漓。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