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高長河離開,劉彥昌看向沈青云,恭敬的問道:“書記,您看,咱們要不要開個短會?”
按照他的想法,沈青云初來乍到,應該不會要求召開常委會的,起碼也要了解一下濱州的情況再說。
可出人意料,沈青云聞卻點點頭:“那好,咱們就開個短會吧。”
劉彥昌和衛仲河等人都愣住了,有點意外,但也只好紛紛跟著沈青云朝著里面走去。
很快。
一行人來到了市委會議室。
濱州市委常委會議室的紅木長桌泛著啞光,十一把真皮座椅沿桌擺放,杯墊上的青花瓷紋在頂燈照射下格外清晰。
沈青云剛在主位坐下,指尖便觸到桌沿一道淺痕,像是被茶杯長期壓出的印記,想來前任書記在這里熬過不少夜。
“沈書記,材料都備齊了。”
張銀峰將一摞文件夾推到他面前,藍色的封面擺在那:“這是各位常委的分管工作匯總,請您過目。”
沈青云沒翻文件,只是抬眼看向劉彥昌:“市長剛才說開個短會,我看干脆咱們開個常委會吧。”
劉彥昌握著鋼筆的手頓了頓,墨滴在筆記本上暈開個小點。
他原以為新書記總要先調研個十天半月,沒想到如此雷厲風行,嘴角的笑意僵了半秒:“我沒問題,各位同志呢?”
常委們紛紛點頭,座椅摩擦地板的聲響此起彼伏。
衛仲河端起茶杯抿了口,茶葉梗在水面打了個轉,這位年輕書記的作風,倒比傳聞中更強硬。
短會變成常委會,這就有意思了。
當然。
這是沈青云的權力,他是市委一把手,當然有資格這么決定。
“既然都沒意見,那就開始吧。”
沈青云身體微微前傾,指尖在桌面上輕叩,淡淡地說道:“我剛到濱州,情況不熟。今天就請各位說說分管領域的重點工作,不用念稿子,撿實在的講。”
劉彥昌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市政府這邊,今年主要抓三件事。一是軌道交通三號線收尾,年底必須通車,現在還有和平路、師范大學、科技園這三個站點的電梯沒到位,施工隊說缺德國進口的變頻芯片,海關那邊卡了快一個月。二是開發區擴區,涉及李家莊、王埠頭、河西三個村的拆遷,上周二李家莊村民堵了施工隊的鏟車,帶頭的是村支書的堂兄,說補償款夠不上買周邊二手房的首付。”
他頓了頓,翻開筆記本:“三是招商引資,談了五個新能源項目,其中三個卡在土地指標上,高新區的工業用地指標今年已經用完了。”
“堵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