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的空氣立刻變得耐人尋味了起來。
“鑒于集團地位特殊,責任重大,其領導班子,特別是董事長、總經理的人選,必須高標準、嚴要求。”
鄭儀的目光掃過鄒俠、張林和馬天祥。
“我認為,原則上,董事長應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兼任,以確保集團發展戰略與市委市政府整體規劃保持高度一致。”
張林的差點按捺不住就要點頭!
市政府主要領導兼任?
那不就是他這位市長嗎?!
然而,鄭儀接下來的話,像一盆冷水,瞬間澆熄了他的狂熱。
“但考慮到張市長政務繁忙,難以兼顧具體事務,因此,建議由張市長代表市政府,對集團進行宏觀指導和控制。”
“集團設專職黨委書記、董事長,作為法定代表人,主持全面工作。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負責日常經營。”
張林愣住了,臉上興奮的表情瞬間凝固,一陣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頭。
不是他?
只是……宏觀指導?
那和掛個名有什么區別?
鄭儀仿佛沒有看到他的表情,繼續平靜地說道:
“黨委書記、董事長的人選,必須政治過硬,原則性強,熟悉經濟和黨務工作,有較強的統籌協調能力。”
“總經理人選,則要求專業能力突出,市場意識強,有大型企業經營管理經驗。”
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給出了一個看似充分尊重在場所有人的選擇。
“請組織部結合近期全市干部摸底情況,盡快提出一個初步的候選人名單,供書記和市長斟酌。”
皮球,被巧妙地踢給了組織部,也踢給了鄒俠和張林。
既沒有獨斷專行,又牢牢掌控了提名的主動權和建議權。
馬天祥心中暗罵一聲“滑頭”,剛想開口建議是否可以擴大選人范圍,或者從省屬國企甚至外地交流干部中考慮……
鄒俠卻突然掐滅了煙頭,緩緩開口了。
“鄭秘書長的考慮很周全。”
他聲音沉穩,一錘定音。
“明州城投集團,是明州未來發展的新引擎,也是深刻吸取四海教訓的試驗田。班子配強配優,是成敗的關鍵。”
“組織部要高度重視,嚴格按照鄭秘書長剛才提的標準,盡快拿出一個負責任的意見。”
他直接肯定了鄭儀的標準,并且將“拿出意見”的任務明確給了組織部,無形中默認了由鄭儀主導的這次干部摸底的有效性。
“至于董事長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兼任的問題……”
鄒俠沉吟了一下,看向張林。
“張市長的確政務繁忙,我看,就先按秘書長的意見辦,設專職董事長。張市長代表市政府進行監督指導,這樣也好,更超脫,更能把握方向。”
張林心里五味雜陳,既有些失落,又不敢反駁鄒俠,只能勉強擠出笑容點頭:
“書記說的是,我聽市委的安排。”
鄒俠點了點頭,最后看向鄭儀:
“這件事,就由鄭秘書長牽頭,組織部、國資委配合,盡快落實。方案和人選,盡快上常委會研究。”
“好的,書記。”
鄭儀平靜應下。
散會后,張林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辦公室。
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一時難以適應。
原本以為能親手執掌這艘航空母艦,結果卻發現,自己只是個站在岸邊揮旗的。
那種感覺,就像眼看著一桌盛宴,自己卻只能聞聞香味。
鄭儀回到辦公室,臉上看不出絲毫波瀾。
張林那點失落和期盼,他看得一清二楚,但并不在意。
一個成熟的政客,早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對顯而易見不可能屬于自己東西的欲望。
明州城投集團,從構思之初,就絕不是為張林,或者任何其他試圖分一杯羹的勢力準備的。
它的誕生,只有一個目的。
成為他鄭儀手中最有力、最直接的經濟權杖,徹底扭轉明州過去那種“權力被資本裹挾”的畸形生態。
他要做的,不是建立一個看似龐大、實則被各方勢力滲透成了篩子、只能靠壟斷資源和政策輸血存活的空殼城投。
他要建立的,是一個真正具備強大市場競爭力、能夠高效配置資源、并且絕對服從于市委,或者說,服從于他鄭儀意志的市場化投資運營主體。
資本,必須被關進籠子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