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之后,護航戰斗機遭遇了第一批前來攔截的日軍戰斗機。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空戰。那些在附近海面上發現這批戰斗機的日本巡邏艦艇上的官兵將雙發的遠程戰斗機當作了唐帝國的中型轟炸機,結果誤報了情況,讓琉球島上的日軍防空戰斗機部隊根本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僅僅派出了不到50架“零戰”前來攔截。結果,這些“零戰”的性能雖然更好一點,不過卻寡不敵眾,根本就不是龐大的護航戰斗機機群的對手。
半個小時后,第一批從高空進入的30多架轟炸機到達了琉球島上空,然后投下了攜帶的炸彈,它們轟炸的目標是嘉手納機場。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之內,后面的十多批轟炸機陸續到達,分頭攻擊了嘉手納機場,那霸港,還有日軍在島上修建的十多個野戰機場。直到最后一批唐帝國的轟炸機離開了琉球島上空的時候,日軍琉球島防備司令部的指揮官這才反應過來,他們遭到了唐帝國陸航的大規模轟炸。
這次轟炸,帝國陸航僅損失了12架轟炸機,8架護航戰斗機,卻取得了炸毀200多架日機,擊落20多架日本戰斗機,并且摧毀了島上大量的日軍設施,還炸毀了那霸港的一座船塢,破壞了日軍剛剛建起來的打撈設施。
接下來的兩天中,唐帝國陸軍航空兵每天都會對琉球島進行兩次,或者三次轟炸,每次出動的轟炸機都在三百架以上,而且都派遣了大批護航戰斗機為轟炸機機群護航。持續的轟炸讓日軍根本無法迅速補充島上的防空戰斗機數量,損壞的機場也難以迅速的修復。不過,日軍在琉球群島其他幾個島嶼上的機場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新進駐的一批戰斗機都部署在了其他幾個機場上,特別是在轟炸的第三天,陸航的兩次出擊都遭到了日軍防空戰斗機的頑強攔截,損失相當慘重。下午的轟炸行動中,陸航就損失了48架轟炸機,還有21架護航戰斗機被擊落,而轟炸結果卻微乎其微,絕大部分轟炸機在到達琉球島上空之前就遭到了戰斗機的攔截,在投掉了炸彈之后匆忙返航了。
在轟炸的第三天晚上,陸航首次組織了450架轟炸機對琉球島進行了夜間轟炸。這也是帝國陸軍航空兵在戰爭爆發之后執行的首次夜間轟炸任務。轟炸機編成了數個編隊,每個編隊有一架長機。長機首先用照明彈為后面的轟炸機指明了轟炸目標,然后首先投彈,其他轟炸機則緊接著投下了炸彈。
琉球群島上的日軍防空戰斗機部隊也進入了緊張狀態,飛行員幾乎每天都要出動三次一樣,而且外圍警戒部隊也因為過渡緊張而導致頻發虛警。結果,導致飛行員過度疲勞,根本就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不過,島上的日軍并不知道,一場更大的災難就快要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