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嫣然并不傻,只是她為人低調,不會輕易將自己對朝政的看法表達出來。
不過,這并不代表她不明白。
特別是李想,更是毫不掩飾自己要滅掉高句麗的意思。
再結合今天發生的事情,她大概能猜到李想要見金柱賢的目的。
“也就是說,這次王爺和金柱賢見面,是要商議如何對付高句麗?”
武媚娘自從有了身孕之后,對于外界的一切都不怎么關心,倒是難得清靜了。
只是如今被段嫣然提起,聰明如她,哪里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新羅這一次派使節到大唐,就算是不是要出兵高句麗,也是要針對高句麗的。聽說捕漁隊在新羅和其他地方都有人手,到時候從王爺那里問一問,就能知道更多。”
“是啊,就怕王爺看到像金柱賢這樣身份特殊的女人……”
“新羅婢在長安城的名氣很大,難怪你會有這樣的想法。”
……
就在李想見金柱賢的那一天,李世民將他召進了大明宮。
身為新羅使臣,自然有專人盯著她的一舉一動。
李世民聽聞金柱賢前往燕王府,想聽聽李想對她的看法。
“想兒,那新羅人此次前來大唐,就是為了與我大唐聯盟?”
“父皇,這只是他們一廂情愿的想法,或者說,這是最好的結果,他們只是在高句麗和百濟人的逼迫下,想要借助大唐的力量,來幫助他們。”
“朕遲早要征服高句麗,多一個新羅作為盟友,對我大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對于新羅,李世民還是很有好感的,歷史上唐朝與新羅是真正的盟友。
只是,他大概也沒有料到,新羅會成為下一個薛延陀。
前世大唐攻打東突厥和高句麗,出力最大,但是大唐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最大的好處。
滅掉東突厥后,大唐在名義上除掉了一個強敵,但同時也培養出了新的敵人。
又過了幾年,又是一個死循環。
中原在這方面不知道吃過多少次虧,但是真正學到教訓的,卻并不多。
“干爹英明,如果能夠得到新羅的幫助,對于我們的軍隊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而且還可以牽制住高句麗的一部分兵力,讓他們在高句麗的戰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李世民說的沒錯,李想也不是那種固執的人。
“所以你答應與新羅結盟了?難道是因為今天早上收了太多的野山參?”
李世民難得地露出一絲笑容,打趣道。
金柱賢來找李想的事情,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李想很清楚,李世民也很清楚。
所以,李想并不擔心李世民會拒絕他的禮物。
“父皇說笑了,這次新羅使者帶回來的野山參,比他們賣給大唐的那些要好得多。不僅有數十株百年人參,就連千年人參,都有好幾株,是我進宮時都帶過來了。”
“你的速度還真快,還真會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