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提督之所以采納學生的建議,原因有二。”
“其一,當時局勢危急,韓總兵被困黑石谷,若不相救,我軍必遭重創。”
吳承安直視朱文成:“其二,蔣提督一直在尋找破局之法,學生帶去的兩千遼西兵馬,恰好給了他這個機會。”
“說到那兩千兵馬!”
朱文成突然拍案而起,聲音陡然轉冷:“本官倒要問問,你一個書生,憑什么能調動朝廷兵馬?”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發難,吳承安依然神色自若。
早在回薊城前,他就預料到會有人在此事上做文章,早已準備好了說辭。
“學生本意是趕去黑石谷救恩師,途經遼西府時,恰逢黃知府得知前線危急。”
吳承安從容道來:“黃知府認為學生熟悉地形,便命我帶領這兩千兵馬先行馳援,此事蔣提督在戰報中已有說明。”
朱文成臉色陰沉下來。他本想借此刁難吳承安,逼其自亂陣腳,沒想到對方應對得滴水不漏。
他踱步到窗前,背對著吳承安,聲音里帶著明顯的不悅:
“遼西府知府未經本官允許就擅自調兵,簡直膽大妄為!按律當占!”
“朱大人是想責罰一位有功之臣嗎?”
吳承安突然打斷道,聲音雖輕卻字字清晰:“如此大捷,朝廷獎賞還來不及,大人若在此時雞蛋里挑骨頭,恐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朱文成猛地轉身,眼中怒火一閃而過。
他沒想到這個少年竟敢如此直不諱。
吳承安卻繼續道:“此事若傳揚出去,怕是有損大人清譽。”
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畢竟,黃知府調兵是為解前線之危,功大于過。”
廳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燭火噼啪作響,映照出朱文成陰晴不定的臉色。
良久,他冷哼一聲:“本官所為,皆是為維護朝廷律法,若人人如黃知府般擅自調兵,國將不國!”
吳承安眉頭微皺:“那依大人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朱文成走回座位,慢條斯理地端起茶盞,啜了一口已經微涼的茶水。
他臉上忽然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本官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他放下茶盞,手指輕輕敲擊桌面:“這樣吧,只需在捷報上稍作補充即可。”
“哦?如何補充?”吳承安佯裝不解。
朱文成身體前傾,壓低聲音道:“就說……是本官派你前往前線解救韓總兵,你集合兵馬于黑石谷,迫使大坤主力接戰,攻打敵軍大營的戰法,都是本官臨行前交代于你的。”
吳承安聞,心中冷笑。
這朱文成不僅想分一杯羹,竟是要將全部功勞據為己有!
他面上不顯,只是微微蹙眉:“大人此差矣,戰報所述皆為事實,若隨意更改,恐有不妥。”
“有何不妥?”
朱文成猛地提高聲調:“本官身為薊州刺史,轄制一方軍政,難道不該分潤戰功?”
他站起身,居高臨下地俯視吳承安,“年輕人,官場之道,你還需多學學。”
這是裝都不裝了。
吳承安不卑不亢地與之對視:“學生只知實事求是,此戰之功,乃前線將士用性命換來,若隨意更易,恐難服眾。”
“你!”
朱文成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幾上,茶盞震得叮當作響。
“你可要想清楚,若是拒絕會有什么后果!”
好相勸不成,他要開始威脅了!
因為,他掌握了吳承安能否去參加鄉試的文書。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