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府門前,燈籠高掛,昏黃的光暈映照著眾人焦急的面容。
韓夫人一身素色長裙,雙手緊握在身前,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她目光頻頻望向宮門方向,眉宇間的憂慮始終未能舒展。
吳二河站在她身側,粗糲的手掌有些不知所措來回挫著,指節因用力而泛青。
這位農家漢子,此刻卻顯得格外緊張,眼神中既有對兒子的擔憂,又有對朝廷態度的揣測。
吳母李氏則站在丈夫身后,雙手合十,嘴唇微動,似在無聲祈禱。
終于,遠處傳來腳步聲,眾人精神一振。
只見何高軒大步走在前面,身后侍衛抬著擔架,吳承安躺在上面,臉色雖蒼白,但神情卻頗為平靜。
韓夫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連忙上前幾步,恭敬施禮:“爹,您辛苦了。”
她頓了頓,又柔聲道:“不如您就留下一起用晚飯吧?府上已經備好了酒菜。”
何高軒聞,目光微動,顯然有些意動。
他側頭瞥了一眼站在旁邊的韓若薇,卻見外孫女正撅著嘴,眼神里帶著幾分不滿和倔強,顯然對他這個外公仍有怨氣。
何高軒心中暗嘆,終究還是搖了搖頭,擺手道:“罷了,老夫還有公務在身,改日再說。”
說完,他朝吳二河和李氏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隨即轉身離去。
侍衛們緊隨其后,腳步聲漸漸遠去。
待何高軒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吳二河這才大步上前,一把拉住吳承安的手,聲音低沉而急切:
“安兒,陛下那邊怎么說?”
吳承安微微一笑,盡管面色蒼白,但眼神依舊堅定:“父親不必擔心,拓跋炎的死,朝廷不會怪罪到我頭上。”
他頓了頓,又道:“只不過此事牽扯甚廣,后續恐怕還有波折,需要些時日才能徹底平息。”
李氏聞,眼眶微紅,上前輕輕撫摸著兒子的臉龐,心疼道:
“可你這傷……過幾日就是鄉試了,你這樣子怎么上考場?”
“要不然這武舉,咱不參加了?”
作為一個母親,她不忍看到自己的兒子這般拼命。
雖然參加武舉取得成績確實能光宗耀祖,可她不忍兒子在這般模樣下去參加鄉試。
“娘!”
吳承安語氣堅定,打斷了她的話:“您放心,這點傷算不得什么,以我的實力,這次鄉試絕對沒問題!”
韓若薇也走上前來,站在吳承安身旁,對李氏笑道:
“吳嬸,您就放心吧,有我在,這幾天一定把他照顧得好好的,保證讓他以最佳狀態參加鄉試!”
吳二河看著兒子堅毅的神情,終于點了點頭,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不愧是我吳家的兒郎!既然陛下那邊暫時無礙,你就安心養傷,好好備戰鄉試!”
吳承安頷首,眼中閃過一絲鋒芒:“此次鄉試,我勢在必得!”
夜風微涼,府門前的燈籠輕輕搖曳,映照在眾人臉上。
如今皇帝的態度已經明確,接下來,只需安心養傷,靜待鄉試的到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