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具有非常好的國學根底,孩子們也深受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深厚感情。后來的留學經歷,又使他們掌握了西方文化的科學理念和有效技術,在較好地解決了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問題之后,兒女們又在各自領域打造了東方文化精神,做出了開創性的世界級貢獻。
為了充實孩子們的國學、史學知識,梁啟超注重聘請家庭教師培養孩子。1924年以后,梁啟超的四子思達、三女思懿、四女思寧漸漸長大,而他們的哥哥思成、思永、思忠和姐姐思順、思莊都已經先后出國留學,只有他們與父親梁啟超生活在天津意租界的居所。為了充實他們的國學、史學知識,從1927年下半年起,梁啟超就聘請他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學生謝國楨來做家庭教師,在家中辦起了補課學習組。課堂就設在梁啟超的“飲冰室書齋”里,課程包括國學、史學和書法。
國學方面:從《論語》《左傳》開始,至《古文觀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詩,由老師選定重點誦讀,有的還要背誦,每星期或半個月寫一篇短文,作文用小楷毛筆寫;史學方面:從古代至清末,由老師重點講解學習;書法方面:每天臨摹隸書碑帖拓片,寫大楷二三張。每周有半天休假。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兄妹幾人國學、史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子點睛:
梁啟超教子讀書的方法很科學,專心致志,“求理解”,不求“強記”,強調勞逸結合。但今天的父母卻不注意引導孩子科學讀書、學習,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死讀書”、“讀死書”,幾乎不給孩子玩的時間,這恰恰導致了孩子不愛讀書、不會讀書的結果。但愿父母都能學一學科學的教子法,都能引導孩子科學讀書。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