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傳身教
豐子愷曾說:“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潔的,他們是身心全部公開的人,好的教育和壞的教育都很容易接受。父親是孩子們的,下午就畫畫。父親喜歡喝紹興黃酒,每次喝點酒,畫起畫來一氣呵成。
豐子愷睡覺有打鼾的習慣,早晨或中午休息時,只要鼾聲一停,他就馬上起床。有一次豐一吟問他:“爸爸為什么不在床上多躺一會兒,休息休息再起來?”他說:“該睡覺就睡覺,清醒了就起來做事。睜著眼睛躺在床上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別人請豐子愷做的工作,他從來不會耽誤約期,總是提前完成。他工作的速度極快,而且從不馬虎了事。他不僅勤奮,而且還特別好學。
豐子愷有一顆仁愛的心,他教孩子要愛世間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首先是要愛人。豐一吟小的時候,豐子愷就把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作為課本讓孩子們讀。因為豐一吟還小,姐姐讀完后,就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她聽,她至今還記得書里那些熱愛祖國、敬重師長、助人為樂、平等待人的生動情節。而在這方面,父親也給她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保姆在豐子愷家做了20年。豐子愷一直把她當自己的家人一樣看待。她患高血壓病,天天要午睡,有時候甚至要睡到下午3點多鐘。豐子愷不僅沒嫌棄她,還給她付所有的醫藥費。因此,保姆每次回鄉下去,總對鄉親們說:“豐先生待我這樣好,我是今生今世也難忘的。”
在十年浩劫中,那位保姆因中風去世了。那時豐子愷已成了上海全市的批斗對象,原來每月200余元的工資,也被縮減成每月只剩60元的生活費,但豐子愷還是讓孩子們騰出了半個大廳給老保姆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當時,豐子愷自己也正在生病住院。
豐子愷的一舉一動都給孩子以深遠的影響,他所做的很多方面都是值得今天的父母借鑒的。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