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阻礙孩子的自然成長
從王乃慶會走路的第一天開始,王則敏就把客廳所有危險的東西全部收起來,把容易碰傷的地方用棉花包起來,電插頭用硬紙殼子蓋住,浴室和廚房的門上加一道矮欄桿,用釘子釘死,高度正好大人可以跨越。因為根據統計,小孩容易受傷的地方,浴室廁所、廚房占了很大的比例。
王則敏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是把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再一方面就是給他充分的自由,也就是不阻礙孩子的自然成長,讓他可以在屋子里到處轉、到處跑、到處跳,他拿到的東西都可以玩。但是現在的很多父母,常常對孩子說,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許拿,孩子稍一跑、稍一跳就大聲制止,以為這樣是愛護孩子,其實是限制孩子,阻礙了孩子的自然成長。
王乃慶兩歲時,王則敏就讓他跟錄音機一起玩,讓他聽兒歌或古典音樂等,王乃慶先后弄壞了三臺錄音機。王則敏讓孩子玩錄音機,跟其他人的做法不太一樣,當時他只教孩子怎樣放音、怎樣倒帶、怎樣停止,然后測驗他,看他會了之后,就把錄音機和錄音帶完全移交給他,絲毫不干涉如何使用。
王則敏認為,假如因為孩子還很小,父母就告訴他“你要聽什么,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就會幫你放”,
“你要聽哪里?爸爸媽媽幫你調”……如果一切都是父母幫孩子代勞,孩子就會感覺到不愉快或是不能接受。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看得太愚昧,以為他什么都不懂,就事事代勞,動輒約束他的行為,限制他的行動。所以,王則敏主張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就這件事,一位朋友曾經對王則敏說:“老王!你們家經濟環境并不是很好,像你這樣拿錄音機給他玩,兩三歲的孩子當然很快就會玩壞,你有多少錄音機讓他玩呢?”
王則敏馬上就告訴他:“老張!我要改變你一個錯誤的觀念。我買一臺錄音機是兩千一百塊,他玩壞了三個,不過六千多塊錢,這六千多塊錢只是有形的損失,可是王乃慶從機器上得到的無形的好處,我們卻無法估計。”對于他的解釋,那朋友當時表示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