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中后,問具體習題的情況大大減少了,這與司有和在小學時就注意孩子的學習方法,訓練解題思路有很大關系。另外,司有和認為,啟發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簡單地解釋一些生活中見到的現象也很重要。
有一年暑假,司衛東指著墻上一個圓圓的光斑,問:“爸爸,那是怎么回事?”司有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孩子自己找答案。兒子看看屋里,只有五斗櫥上有陽光。然后,他發現只有媽媽梳頭用的鏡子是圓的,可它又不在陽光里,于是就小心地伸手碰了碰鏡子,墻上的光斑立即動起來。
他們都笑了。“那鏡子的陽光是從哪兒得來的呢?”兒子還是不解地問。司有和高興地解釋說:“照到五斗櫥鏡子上的陽光,反射到圓鏡子上,再反射到墻上,就成了這光斑。”邊說邊用兩塊鏡子做了多次反射的試驗。
接著,司有和又拿來一個臉盆,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幣。然后讓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剛剛看不見硬幣的地方。這時按住硬幣向臉盆里倒水。水一滿,孩子就說:“看見了,又看見了。”司有和又解釋說,這是光線折射的結果,并趁機介紹了一些光學知識。孩子頓時對光學產生了興趣。于是,司有和勉勵孩子,要好好學習,將來就可以學到這些內容了。
對孩子來說,學會學習很重要。考試成績并不能衡量學習的好壞,學習好壞的根本標志在于會不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名教育專家埃得加·富爾在《學會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教孩子學會學習,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
教子點睛:
父母應該認識到,讓孩子學習并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他學會學習,讓他具備學習力,因為在現代社會,學習力就是競爭力。只有學會學習,具備了終身的學習力,孩子才能具備終身的競爭力,才能在當今社會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