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有和之所以這樣做,是避免孩子產生不良情緒,尤其是對答案,對參加考試的孩子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對答案的結果直接影響下一科目的考試。司有和這樣做的方法就是“脫離情境法”,把孩子盡快帶離可能會產生不良情緒的現場(對答案現場)。
下午是考化學。兒子緊鎖著眉頭走出考場。司有和知道可能出師不利,同樣沒有問他考得如何,只是很平靜地問:“怎么樣,有些緊張嗎?”“是的。卷子在手里翻來翻去,好像都會做,可又覺得都不會做。”兒子懊喪地看著司有和。
“考砸了也沒關系。”司有和安慰孩子,“這種緊張的心情是盲目的。你想想,為什么緊張呢?擔心考不上?擔心爸爸媽媽批評你?擔心你的同學笑話你?都不會。不就是換了個教室做考場,換了個不認識的老師來監考,其他和平時在學校內考試有什么兩樣呢?既然沒有區別又何必緊張呢?”
這時,旁邊有幾個考生在對答案,兒子想停下腳步聽聽。司有和就對他說:“不要對答案。對了,沒什么好高興的;錯了,也已經錯了,知道得早,只會對下面科目的考試有影響。”兒子聽了一擺手,說:“好,不想它了。”
司有和這樣安慰兒子,是怕他因化學考試失利的情緒而影響后兩天的考試,用的方法就是“促其自慰法”。
作為父母,應該把上面的穩定孩子情緒的三種方法運用到實踐中來,相信一定會對自己的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子點睛:
在穩定孩子的情緒很時,父母還應該主意把握兩點:一是幫孩子調節好情緒,以朋友的身份,多孩子一些安慰、理解和鼓勵;二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給孩子,甚至是拿孩子出氣,在家庭教育中要絕對避免類似的情形發生。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