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學生斗膽揣測,這整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局!一個陸解元為了掃清會試對手,而精心布置的殺局!”
此一出,滿堂皆驚。
“陸淵名滿京城,自視甚高。他見學生在應天府時便薄有文名,故而心生忌憚。先是借周恒之死,故布疑陣,將線索引向虛無縹緲的香氣,再買通考官,于考場之上行此栽贓嫁禍之事。他算準了只要將事情鬧大,便能將我拖下水!”
公孫亮越說越是激昂,竟透出一股被人冤枉的悲憤。
“他知道自己名聲大,所有人都先入為主,相信他而懷疑我!這,便是誅心之計!請相國大人明察,還學生一個公道!”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瞬間將局勢攪渾。
陳松立刻抓住機會,附和道:“楊相,公孫明所不無道理!此事確有諸多蹊蹺,若真是陸淵設局,其心可誅!當嚴懲不貸!”
一時間,攻守之勢再度逆轉。
林錚的證據雖巧,卻終究是旁證,而公孫亮的反咬,卻直指人心深處的陰暗揣測。
堂上的氣氛再次凝滯。
連張居正都微微蹙眉,公孫亮的口才與心計,確實稱得上“毒士”二字。
楊相端坐不動,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并未立刻表態。
“楊相。”
就在這僵持的時刻,陸淵開口了。
他沒有去反駁公孫亮的任何一句話,只是對著主座上的楊相躬身一禮。
“學生不善辭,也不想做口舌之爭。學生只想呈上一樣東西,請大人過目。”
他說著,從兵丁捧著的托盤上,取回了自己那份剛剛完成的策論答卷。
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個時候,他拿出自己的考卷做什么?
陸淵雙手將卷宗高高舉起,朗聲道:“學生懇請大人,當眾一閱學生此篇文章。尤其是文章的結尾部分。”
楊相的動作停頓了一下,他給了張居正一個詢問的示意。
張居正微微頷首。
楊相便道:“呈上來。”
一名小吏小心翼翼地接過卷宗,呈遞到楊相的案前。
楊相展開雪白的宣紙,堂上幾位主考官也紛紛湊過來看。
《忠孝一體論》。
開篇幾段便讓楊相與張居正等人精神一振,那跳出窠臼、立意高遠的論點,絕非尋常舉子能有。
他們一路看下去,越看越是心驚。
當看到文章的結尾處,那段石破天驚的文字時,連楊相這樣見慣風浪的宰輔,手都禁不住抖了一下。
“若父有不臣之心,子當如何?《孝經》有云:‘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子當泣血以諫,以死相搏,使其迷途知返。若其不返,則當稟明君上,代父受過,以全其名,以報君恩。此,方為忠孝兩全之道也!”
讀完,政事堂內,落針可聞。
公孫亮的臉上,血色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
“好一篇《忠孝一體論》!”
張居正率先打破沉寂,贊嘆道。